健康養身★護眼6招 「視」在必行 戶外活動更要護「眼」

護眼6招 「視」在必行 戶外活動更要護「眼」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視無法回復! 年增75~100度

近視一旦發生就無法回復,據醫學研究顯示,年紀越小近視,度數增加越快,且隨著年齡增加,平均每年會增75~100度,近視度數會像爬樓梯般逐年增加。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如果未加以控制,容易高度近視(度數>500度),而高度近視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

勿以3C安撫孩子情緒 易致早發性近視

文獻實證指出,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等電子類產品,LED所發出之藍光會刺激產生自由基,對視網膜細胞造成傷害。尤其應避免在關燈情況下看電視和玩手機,因黑暗中,瞳孔放大會讓更多光線進入眼睛,而傷害眼睛;另因藍光有提神之生理作用,睡前使用3C產品,還會影響睡眠品質。所以,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家長除要以身作則,不過度滑手機或使用3C產品,也不要以手機、平板電腦來安撫孩子情緒,避免孩子因近距離用眼過度,導致早發性近視或近視度數增加。

每日戶外活動2小時 預防近視發生

防止度數惡化,戶外活動是預防近視發生、延緩度數加深的最好保護因素,其保護作用可能來自於陽光會增加視網膜多巴胺分泌的量,進而抑制眼軸伸長,及戶外遠距離視野亦減少眼睛肌肉緊張,延緩眼球增長。因此,養成每天戶外活動2-3小時、看電視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超過1-2小時、充足的光線、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的工作及每年1-2次視力檢查,都可降低近視發生。

護眼6招 「視」在必行

眼睛為靈魂之窗,良好視力有助學習效果,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可透過遠離3C來防盲,戶外活動眼安康,並提供「護眼6招」給家長,期待大家共同「視」在必行!

1.每日戶外活動2-3小時以上。
2.兩歲以下避免看螢幕,大於兩歲每日不要超過1小時。
3.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看書保持35-45公分距離。
4.讀書光線要充足,坐姿要正確。
5.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
6.每年定期1-2次檢查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到底有多困難?近日台中大甲鎮瀾宮董事顏清標換肝手術相當順利,術後意識完全清醒,目前將留院觀察,預計約莫一個月出院返家,捐給父親肝臟的次子顏仁賢,手術情況良好,短期即可出院。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是台灣少數可以領先歐美的手術,發展精準度高,其中微出血量捐肝手術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29歲孕婦李女士,過去病史有重症肌無力和葛雷夫氏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此次懷孕在診所產檢時診斷出妊娠糖尿病。李女士在懷孕30周時,因為早期子宮收縮合併子宮頸閉鎖不全轉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住院安胎,後來因為發生胎兒窘迫(缺氧)的情形,於懷孕30周時緊急剖腹產下1名男嬰,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世界衛生大會(WHA)在台灣時間昨(18)日晚間6時展開,雖然大會主題在防制新冠肺炎,展現好成績的台灣未能加入會議;但導致全世界疫情爆發源頭的中國大陸,其領導人習近平卻受邀在開幕式公開說道,中國保持公開與透明的負責任態度,即時通報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此陳時中諷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牙痛竟然是腦腫瘤,吃止痛藥緩解恐致命!1名43歲男性主管連續數月牙齒疼痛難耐,原本以為蛀牙引起,到牙科治療拔除問題牙齒,原本以為應該不會繼續痛,沒想到疼痛持續無法忍受,轉診神經內科發現,竟然有1顆3至4公分腦膜腫瘤在腦幹附近,壓迫到三叉神經,幸好未傷害到腦幹,否則後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