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讀寄宿學校遭霸凌 少女反覆拒食暴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讀寄宿學校遭霸凌 少女反覆拒食暴食

一名16歲女孩從小被媽媽強迫吃不愛的食物,家人關係雖親密,但一到用餐時間氣氛就變緊繃。三年前父親因意外離世,媽媽送女孩出國讀寄宿學校,一年前放假返家時,她表達不想吃原本愛吃的甜點,陸續出現異常愛哭、便秘、停經情況,媽媽細問才發覺,女兒在校受到同學言語嘲諷,認為自己身材很糟,因此常以白開水度日,媽媽趕緊帶她返台,希望改善進食狀況,並要求記錄每天吃的食物,沒想到反而出現暴食,女孩看到體重增加又崩潰拒食,反覆在拒食跟暴食之間。 

從小飲食習慣與情緒、性格養成有關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女孩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及經驗,加上環境改變適應困難,同儕人際困擾,自我感覺及調適不良等情況,而用飲食抒解壓力,但吃了又陷入擔心變胖的悔恨,造成拒食跟暴食的反覆,出現飲食障礙的症狀。

陳家駒解釋,飲食障礙者通常會非常在意外表,大吃大喝後會後悔催吐;或是為了不引起注意假裝有吃飯,又偷偷丟棄食物,甚至使用藥物催吐或灌腸。長期除了影響健康,還會影響生活、學業成績、人際相處等。

從小的飲食習慣與情緒、性格養成有關。陳家駒說,培養良好的飲食營養衛生習慣及餐桌禮儀,學習情感人際互動,都是社會化訓練一環,會塑造人的性格與情緒處理的能力。家庭提供的資源及父母依附陪伴支持學習的程度,都會影響到未來發展。 

若嚴重營養不良 有5~25%死亡風險
混亂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引發各種疾病,如營養不良、肥胖、厭食、濫用藥物、酗酒、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吸菸、胃腸身心疾病、癌症等。

治療上依個人症狀而不同,包括藥物、心理治療、行為治療、關係治療、情緒認知管理治療、溝通及團體治療等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改善。研究指出,厭食症患者因嚴重者營養不良,統計有5~25%死亡風險;住院治療者最常須6年才能出院。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再爆有醫院詐領健保費,檢調今(8)日針對台安醫院及其旗下信義101診所(原名台安101診所)展開搜索,因為涉嫌詐取殊特殊體檢健保費約122萬元。對此,健保署表示,一切將配合檢調調查,不方便透露細節,但健保署指台安醫院有「詐」不是第一次,去年7月跟11月也兩度被健保...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趕在國內AZ疫苗6月過期前,想自費打疫苗的民眾4月底前可望打得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8)日證實,指揮中心預計釋出5千到1萬劑供第四類自費對象接種,他說「4月底以前一定有機會開放」。另外,指揮中心也針對勞動部提出的「疫苗接種假」研擬中,每人最多可請4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最新聲明,認為應將血栓列為疫苗的「極罕見」副作用後,歐洲已有數國先後宣布或建議限制特定年齡層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今(8)日上午召開專家會議因應,下午更臨時召開記者會宣布不會停打AZ疫苗,也不會針對年齡或性別設限,只會更進一步提醒、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最新聲明,認為應將血栓列為疫苗的「極罕見」副作用,但強調整體而言該款疫苗的好處仍大於風險,讓歐洲已有數國跟韓國都先後宣布限制特定年齡層施打。國內感染科專家認為,問題可能出在疫苗首度使用黑猩猩腺病毒作為載體,「人類可能產生奇怪反應」,且又以年輕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