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變性人罔腰懷孕? 醫:未來有可能,目前沒有成功案例

變性人罔腰懷孕? 醫:未來有可能,目前沒有成功案例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網紅「罔腰」於2017年接受變性手術變成女兒身,原為生理男性的她於昨日(18日)在IG宣布懷孕12週,更貼出超音波照大方報喜,對此網友們震驚不已。她的男友回應是接受「人體試驗」,兩人鼓起勇氣嘗試,「風險高又貴」。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李毅評在臉書粉專「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發文表示,「生殖技術不斷突破,未來的確是有可能」。

染色體XY男性想懷孕 四種可能方式

關於在男變女的變性手術後,是否能夠懷孕?李毅評醫師說,針對此個案,因為沒有看診過,不會發表對她的任何看法。不過現在生殖技術一直有劃世代的突破,染色體結構XY的男性有可能懷孕的方式有:腹腔內懷孕、子宮移植、XY男性體內不明原因存在的女性生殖系統、代理孕母,代理孕母在台灣尚未合法,但在醫學上是最有可能達成的方式。

腹腔內懷孕、子宮移植 目前尚未有男性成功案例

腹腔內懷孕,李毅評醫師解釋,是指受精卵著床於腹腔內或大網膜上,這類型的子宮外孕已經存在地球上許久,目前醫學上也確實有腹腔內懷孕到活產的例子。

另外子宮移植,在國外已經有許多人在進行,也有移植後順利活產的案例;而醫學上也有子宮移植到男性體內的案例,畢竟男女體內的血管分布並沒有非常不同,不過異性子宮移植是否有順利活產?李毅評醫師表示自己目前尚未查到相關資料,當然也不排除罔腰就是第一人的可能性。

XY染色體有女性生殖器官 罕見但並非不存在

XY男性體內不明原因存在的女性生殖系統,是指個案發生染色體鑲嵌,體內以XY染色體為主,但有一定比例的XX染色體存在,造成外觀上的男性,體內仍有類似子宮的女性生殖器官,或者有人是同時擁有兩種性別的器官,這種情況雖然罕見,但並非不存在。

代理孕母最有可能 台灣推動合法化中

而代理孕母是目前醫學上最常見也最可能達成的方式,借卵後與先生的精子合成受精卵,再借用代孕的子宮。台灣生殖醫學會目前也持續努力推動代孕合法化,李毅評醫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代孕能在台灣實現。

對於變性人懷孕一事,李毅評醫師回應:「妳問我這件事真的有可能嗎?我會認為是有可能的。無論是什麼情況,一對父母積極想要小孩的心,我都一定是給予支持以及最大的祝福。」現代生殖技術持續進步,對於LGBT族群懷孕問題,他也曾幫助過女女伴侶備孕諮詢及產檢接生經驗,男性懷孕未來的確是有可能發生的。

 

參考資料:

1.Term Abdominal Pregnancy with Healthy Newborn: A Case Report . P Baffoe, C Fofie, and B N Gandau. Ghana Med J. 2011 Jun; 45(2): 81–83.

2.Livebirth after uterus transplantation from a deceased donor in a recipient with uterine infertility.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1766-5

3. Uterine transplantation in transgender women DOI: https://doi.org/10.1111/1471-0528.15438

4.Pregnancy in a hermaphrodite with a male-predominant mosaic karyotype.Samantha A. Schoenhaus, DOI:https://doi.org/10.1016/j.fertnstert.2008.01.104

【延伸閱讀】

私密處小心呵護 女醫師教你保養術

心因性猝死防不勝防? 醫:這些族群有辦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1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台中1名39歲年輕媽媽,最近因腹脹、排便不順、與血便,到醫院接受檢查,聽到大腸鏡有點憂心,如果要全身麻醉無痛內視鏡檢查,擔心沒有家人陪伴,加上曾經剖腹產,考慮到有可能腸沾黏,醫師建議新式改良「免麻醉減痛大腸鏡」檢查,果然發現「無蒂鋸齒狀腺瘤」,一旦延遲病情後果不堪設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1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而在108年死因統計中,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位。 老年人容易因為跌倒而造成頭部受傷、骨折等,嚴重跌倒則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再現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個案居住屏東,年約50歲,1個月前曾經遭受老鼠咬傷,出現症狀醫院立即採檢通報確診。今年截至目前已有8例漢他出血熱病例,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數量最高1年。另外,因開學腸病毒就診人次增加,衛福部疾管署呼籲,目前正是流行季,家長與學校要注意孩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