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變種病毒威脅「+0」有難度 陳秀熙分析疫情解封可行性

變種病毒威脅「+0」有難度 陳秀熙分析疫情解封可行性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全國3級警戒近2個月,許多家庭經濟受到影響,外界期盼7月26日後疫情防疫警戒能降級,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列舉出5大指標,認為現具備解封的條件,但要「+0」則有一定難度。


陳秀熙在台大醫院「因應COVID-19新型變種病毒公共防疫措施」視訊記者會表示,變種病毒深不可測,指揮中心如預計在7月26日宣布降級,務必提前部署,且延續現行邊境管制措施。


陳秀熙說,站在公衛角度,提出科學證據,認為台灣控制疫情得宜,目前風險低,整體解封指數來到0.25,解封是可行之路,5大佐證數據如下:


1.有效再生數(Rt值)已連續1個月將到1以下。
2.單日動態致死率下降。
3.確診者康復率提高。
4.疫苗施打1至6類疫苗覆蓋率已達到82%。
5.Delta變異株未有跨縣市群聚感染。


至於解封後,陳秀熙表示,國人應該盡快施打疫苗,且配戴口罩,場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風,才能降低英國Alpha變異株、印度Delta變異株透過氣溶膠傳播的風險。


陳秀熙以美國一項研究為例,研究團體分析美國喬治亞州從幼稚園到小學五年級的校園環境,發現戴口罩可降低37%感染風險,若改良通風系統可降低39%感染風險。


如果能維持空氣流通,例如,打開門窗,使用電風扇,可降低35%發生率。如果打開門窗、使用電風扇,再搭配使用空氣濾淨機、紫外線輻射消毒等,就可降低48%發生率。


陳秀熙指出,如人口聚集密度太高、室內通風不佳或室內空間太小,都可能增加染疫風險。如果無法有效改善環境,就必須搭配快篩等檢測來達到安心防疫。


在解封後的精準防疫措施方面,陳秀熙認為,必須持續強化邊境防疫、核酸檢測、抗原快篩檢測、居家快篩檢測、疫苗注射涵蓋率、做好NPIs、備好抗病毒藥物、汙水監測等。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總是無辣不歡就是要大辣 小心加速聲帶老化壞了嗓子
▸最強IG名模Angelina追求健康美 社群大方展露美齒笑容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抵禦外界細菌的入侵,許多人都會利用保鮮膜來作為屏障,但是,保鮮膜畢竟不是“保險”膜,這就意味著,使用保鮮膜也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如果使用不當,很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使用保鮮膜的常識,以及如何正確的使用保鮮膜? 1、不宜使用保鮮膜的幾類食物...

閱讀詳情 »

當緊緊握拳時,會壓迫到手掌的血管,而這樣的擠壓動作會阻斷血液系統流通。因此手掌會變成白色。變成白的手掌,若能馬上回復原來的膚色,需表示血管健康,但是,如果要花10秒以上時間才能恢復的話.就要當心是不是​​有動脈硬化的情形。 捏捏手指,有病先知       交叉手指就能...

閱讀詳情 »

我們都知道大蒜中不僅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強的抗菌消炎作用,而且含有鍺和硒等元素可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因此被很多人所喜愛。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大蒜,因為大蒜味最辛,刺激性強對於眼病患者、肝病患者很容易造成傷害。所以一定要謹用。下面為大家總結了五類不宜吃蒜防癌的人。蒜作為常用蔬菜和調味,當然是適合大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