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讓身體成「好菌銀行」遠離過敏 挑選益生菌有3大關鍵

讓身體成「好菌銀行」遠離過敏 挑選益生菌有3大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大家都知道補充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健康調整體質,但您知道該如何挑選嗎?研究顯示,益生菌除了可以改善腸道機能外,還具有免疫調節的效果,特定的LP28、LA27、LP133等專利菌種具有改善過敏、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減緩發炎反應等功效,選擇具有專利的菌種更有保證!本次專訪毛采月營養師,以營養師觀點告訴我們如何聰明挑選好菌。

關鍵1、選用耐酸耐鹼「包埋」益生菌 餐前餐後都可吃好方便

每日且長期補充足量的益生菌可達到調整過敏體質效果,但要注意服用的時間點除了與菌種有密切關係外,有沒有「包埋技術」是一大重點!

毛采月營養師以LP28益生菌為例指出,LP28益生菌本身對酸、鹼有一定耐受程度,同樣採用LP28乳酸菌,若搭配具專利的三層包埋技術,更可保護乳酸菌減少胃酸、膽鹽的破壞,食用時間不受限制;反之,有些益生菌本身不耐酸,又缺乏外在保護機制,就不適合空腹吃。另外,正在使用抗生素,並不建議吃益生菌,因為抗生素除了殺滅壞菌之外,體內的好菌也會受到破壞進而影響腸胃道菌相平衡,建議治療結束後,再積極保健補充好菌。

關鍵2、打造體內好菌銀行 改善過敏關鍵 「益生質」的搭配很重要

毛營養師表示,益生菌對於人體的機能運作很複雜,還需要仰賴乳酸、寡糖、必須胺基酸、益生質(膳食纖維)等各種營養配合,才能有助於吸收,更發揮保腸及提升免疫力、改善過敏等效果。

益生質又稱益生元、益菌生,是腸道好菌存活的食物來源,也讓體內好菌銀行更豐富,益生質的來源通常是寡醣類或是飲食中的膳食纖維。

關鍵3、LP28益生菌+多元好菌複合共生 健全腸道「好菌銀行」

毛營養師表示,人體腸道中本來就是一個菌相豐富的好菌銀行,要維持好菌銀行的平衡,除了均衡飲食、補充蔬果,也可以透過補充多元複合且有活性的益生菌;不同的益生菌種類具有不同功效,可使其彼此之間產生共生作用,形成健全的腸道免疫系統。一般常見的比菲德氏菌(雙歧桿菌),其具有雙歧構造,可定殖於腸道,發揮抑制壞菌、促進腸胃蠕動;乾酪乳酸菌可提升免疫力、改善過敏;鼠李糖乳桿菌能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率。

除了常見益生菌,挑選專利益生菌品質更有保證!目前當紅的LP28專利植物乳酸桿菌,是從台灣本土大溪豆乾中篩選而出,研究顯示,LP28在腸道內定殖效果甚至優於動物性來源乳酸菌,能調節免疫平衡,改善過敏症狀。

挑選好菌除了以專利益生菌及多元菌種為優先,也要注意是否有包埋技術保護及搭配益生質,綜合上述三要素,才能長保腸胃道中好菌銀行的平衡。

益生菌全家大小都可吃 孕婦、兒童都有益

毛采月營養師表示,益生菌是全家大小都可吃的保健食品,孕婦也可從懷孕初期就開始補充益生菌,除了幫助排便順暢,也可幫助寶寶建立腸道菌完整性,提早替孩子建立儲存好菌習慣;而寶寶約4至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時,身體免疫系統逐漸架構完整,此時可考慮開始補充適量的益生菌,提升腸道菌相的豐富度,提早打造好菌銀行的完整性,抵禦過敏環境。

對於兒童,則可選擇前述所說之LP28益生菌,若有添加天然的礦物質鈣、鎂、鐵、鉀等元素幫助成長發育,兒童也容易因挑食有消化不良的問題,添加綜合消化酵素的產品,也為益生菌更加分。孩子一旦打下良好基礎,當面對外在環境變化時,體內好菌銀行,幫助孩子更有信心贏在起跑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天拉肚子20多次,這真的很痛苦,就算治療再有效,副作用也讓我吃不消啊!」有些晚期肺腺癌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面臨了這樣的難題。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醫師江起陸表示,目前治療晚期肺腺癌的方式 有化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化療屬於亂槍打鳥的模式,會去攻擊到正常成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吃素是眾多飲食種類選項之一,可能因宗教、傳統、經濟、環境、健康等因素而選擇素食。據統計台灣固定吃素的人超過10%,排名全世界第二,也就是每10位之中就可碰到1位吃素者。楊尚文營養師表示,於多年減重飲食衛教中也常碰到素食減重重者,一般素食者可能因食物選擇相對較少,容易有營養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針眼,不只會因為雙手不乾淨去揉眼睛造成細菌感染才會出現。1名23歲蔡姓女患者,只因晚上吃了一塊雞排當晚餐,隔天早上要戴隱形眼鏡時發現右眼皮紅腫且疼痛,因事發突然且眼部疼痛,不僅覺得眼皮紅腫很醜,也擔心可能是其他眼部疾病而到童綜合醫院就醫,診察後才發現是長了俗稱針眼的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現代人的慾望不僅要「豐衣」,還須要達到「富貴」為止;「足食」外,也要達到「豪奢」才罷休。因此,「吃飽撐著」的病例就屢見不鮮;醫師提醒,「吃飽撐著」對於胃腸來說,真是不可承受之重!腸胃吸收超過負荷 恐致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彰化基督教醫院健檢科主任范泉山醫師表示,「吃飽撐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