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豆漿pk牛奶哪個更有營養

豆漿pk牛奶哪個更有營養

 

豆漿和牛奶都是富含高營養的飲品,都為女性所熟知的經典減肥食品。那麼,到底哪種才更適合你,讓你更瘦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豆漿與牛奶的減肥大pk,選出真正適合你的減肥食物吧。

豆漿:

豆漿含有豐富的異黃酮素、優質蛋白質與瘦身成分,是為代謝低下的熟女量身定做的高纖養生飲。早餐1杯熱熱的新鮮豆漿,是外食族輕鬆就可以達成的減肥功課。別忘了,儘量選低糖或無糖的喔!除痛風或腎病的人不宜外,各種體質的人都可以享用豆漿的好處。

1.促進脂肪分解降低膽固醇

豆漿含有能降低、排出膽固醇的大豆蛋白質和卵磷質。黃豆皂素會和脂肪結合,將脂肪溶于血液中,排出體外,同時抑制脂肪合成與吸收,促其分解。異黃酮可控制血壓,降低低密度膽固醇,維持良好代謝,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2.洗凈腸道清除宿便

黃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大豆配醣體能使腸壁光滑、排除宿便。此外,大豆寡糖不被胃吸收,會直送到大腸,幫助比菲德氏菌活化腸道。

3.異黃酮調整女性荷爾蒙

豆漿中的異黃酮類似女性荷爾蒙,可緩和更年期婦女的身心不適。每500g豆漿含鈣120mg,可減緩骨質流失。喝豆漿也是抗乳癌的最佳方式,因異黃酮會和雌激素競爭結合乳房細胞,能減少因雌激素分泌過多引起乳癌的機率。

4.升高體溫加速新陳代謝

血液迴圈不良和肌肉不足,都會造成低體溫、低代謝。豆漿中所含的蛋白質,是高熱效應、暖身的營養素。

5.放越久營養素越低

一般市售豆漿400cc,約254卡。保存期限約3個月,開封後應立即飲用,若無法立即喝完,也必須馬上存放冰箱,在3-5日內飲用完畢。否則豆漿中的大豆蛋白質及寡糖與空氣接觸後,會被空氣中的微生物吞食,降低豆漿的營養價值。

6.痛風腎病患者不宜

黃豆性平、甘苦、偏寒,是產氣食物,胃寒、脾虛易腹瀉、脹氣的人,不宜飲用。黃豆含有嘌呤、磷。嘌呤是親水物質,黃豆磨成漿後,嘌呤含量倍增,不宜嘌呤代謝障礙所導致的痛風患者。磷由腎臟排除,腎功能不良的病人宜忌口,以免磷質堆積。

豆漿pk牛奶哪個更有營養


牛奶:

1.減輕饑餓增加肌肉

牛奶會保護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因此能有效減輕饑餓感。牛奶中的酪蛋白,是增加肌肉不可欠缺的蛋白質,可有效合成肌肉。

2.鈣及乳清蛋白幫助燃脂

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證實,乳品中的鈣和乳清蛋白可幫助燃燒多餘脂肪。

身體缺鈣時,會釋放鈣三醇指示增加脂肪儲備,並減緩燃燒脂肪。足量的鈣可抑制鈣三醇釋放,降低脂肪。乳清蛋白是牛奶中的天然蛋白質,大約佔牛奶總蛋白質含量的20%,在母乳中佔80%,可在促進肌肉的構建的過程中消耗脂肪。

3.來自日本砂糖牛奶減肥

曾有報導指出日本主婦飲用砂糖牛奶4個月後,腰圍成功縮減23cm!砂糖牛奶的減肥原理在於增加飽足感、加速血糖上升,達到降低正餐食量,減少總熱的目的,同時還能讓血清素發揮作用,安神舒壓。

用餐前血糖度降低,當饑餓感上升,吃東西速度變快,使進食量增加,最後造成肥胖。

牛奶在胃裏的排空速度緩慢;砂糖可快速釋放葡萄糖,讓血糖上升速度更快,刺激飽食中樞,二者都會產生飽足感,有助降低食量。因黑糖含有豐富維生素及礦物質,將砂糖改成黑糖是更聰明的選擇喔!

4.乳糖不耐症者不宜

牛奶中的大量乳糖,需腸道中的乳糖才能消化吸收。乳糖不耐症是指攝取牛奶後,出現腹脹、腹痛及腹瀉現象。

患者可改吃乳糖較低的起司或乳糖已多數被分解的優酪乳、優格,使腸道中的乳酸菌消耗乳糖,分解酵素活性,改善乳糖代謝障礙,同時抑制腸內害菌生長,進一步改善肚瀉問題。

 

相關推薦

(來源:醫美時尚​No.134)文/Miki;本文感謝 蘇皇銓醫師提供專業諮詢臉上小小的酒窩,讓人覺得可愛又討喜,但酒窩是天生的,有些人有、有些人則沒有,有些人有一個酒窩,有些人則是臉頰兩邊都有酒窩,究竟酒窩對人的運勢是好或是壞呢?沒有酒窩的人能藉由醫美技術打造嗎?且聽命理師和醫美專家細說分明!關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感染伊科11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正值腸病毒流行期,疾病管制署再次呼籲,嬰幼兒照顧者應落實手部衛生,有症狀者應避免接觸嬰幼兒,一旦發現嬰幼兒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帶至醫療院所接受診治。染伊科病毒11型 發病一週後死亡疾管署表示,新增個案為東部一名新生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推動分級醫療,使醫療資源做最有效的分配,健保署中區業務組積極鼓勵大醫院與社區醫院及診所建立雙向轉診制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結合中部地區社區診所共332家院所簽約合作,成立「健康守護聯盟」。建構轉診網絡 做好分級醫療透過健保署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與轉診平台達到即時雙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溽暑難耐,因此水上活動成了多數人的優先選擇,無論是海邊、游泳池都擠滿了大人小孩,泡在冰涼的水裡,簡直就是ㄧ大享受,但不少人在戲水後,耳朵卻出現持續搔癢、腫痛等狀況,當心是游泳耳找上身了!耳朵進水恐發炎 癢為主要徵狀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賴盈達表示,「游泳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