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豆製飲品種類多 專家籲:應依法規標示

  近年來,豆漿已成為養生飲品,不少家長常買給孩子飲用,不過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國內豆奶與調製豆奶等產品含糖量偏高,以味全「雞蛋風味香豆奶」為例,每100毫升就含有9.4克的糖,喝1瓶等於攝取23.4克糖,就快超過每日攝取上限,如天天喝上2瓶,恐變成小胖子。

  根據國家標準(CNS)指出,豆製飲品可分為豆奶與調製豆奶,但許多調製豆奶外包裝缺乏含糖量標示,消費者無從判斷選擇。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陳醒荷指出,許多人誤認豆奶是豆漿加牛奶,但其實豆奶就是豆漿,並沒有添加牛奶,也強調豆製飲品如標示「微甜」,定義應符合「微糖」小於2.5公克/100毫升之規範。但此問題不僅發生在大豆飲品,而是發生於各類食品飲料中。

  董氏基金會於107年11至12月,調查市售豆製飲品共115件(105件液態豆漿/豆奶、10件豆漿粉),結果發現,部分豆奶產品含糖量偏高,前5名分別為味全「雞蛋風味香豆奶」、味全「花生香豆奶」、光泉「雞蛋豆奶」、統一「蜜豆奶雞蛋口味」、統一「蜜豆奶草莓口味」。

  此外,這次也調查了早餐店、傳統豆漿店共45件產品,其中有7件產品無營養標示或缺漏「糖」標示,從肉眼也很難辨識濃度。陳醒荷認為,應比照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至少標示全糖之添加量及該糖量所含熱量。民眾若要自行辨別,也可以嘗試將豆漿隔水加熱,表面出現結皮或紋路後,以扇子搧風,如果在80秒內表面出現完整皺褶狀豆皮,則代表豆漿濃度較高。

  民眾常認為「豆奶就是豆漿」,所以能取代牛奶,雖然兩者均含有優質蛋白質,但營養價值仍不大相同,牛奶包括鈣質、維生素B2等營養素,而豆漿是含有豐富卵磷脂、大豆異黃酮等,應以自身需求做選擇。陳醒荷呼籲主管機關,儘速規範廠商依產品濃度於包裝進行更明確標示,讓消費者透過品名或包裝標示,就能區分「豆漿/豆奶」及「調製豆漿/豆奶」。

  陳醒荷建議,民眾搭配早餐可挑選低糖、微糖或無糖的豆漿來補充蛋白質,運動後喝豆漿也能幫助肌肉生長,避免身體蛋白質因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而耗損。若一開始無法習慣無糖豆漿的味道,可從低糖、微糖依序漸進式調整口味。而素食者以豆類製品作為蛋白質主要來源,在選擇大豆飲品時,也應選擇蛋白質高、低糖之產品,建議不論是否素食,每日豆漿攝取皆以1至2杯為宜。

相關推薦

哎呀!健姊突然眼睛看起來糊糊,醫師說是「視網膜剝離」,該怎麼辦才好呢?  視網膜剝離是年輕人常見的視網膜病變,一旦視網膜出現問題就會嚴重影響視力。雖然手術可將視網膜貼回,挽救大部分視力,但手術半年後,可搭配中醫針藥並用,雙管齊下,幫助視力更進一步恢復。  中醫認為視網膜為肝脾腎所主,視網膜剝離術後視...

閱讀詳情 »

最近常聽到新聞在討論原廠藥與學名藥的不同,今天Mary就要帶大家一起來認識藥品唷!  隨著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為了滿足各種不同的疾病的用藥需求,國內外各大藥廠會不斷研發新藥以有效的治療疾病。當藥廠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成本,獨步全球率先研發製造出的藥品,就被稱為是「原廠藥」。 原廠藥研發上市後,會依照藥...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不久前,大陸一名15歲男孩俊俊(化名)大腳趾關節紅腫,疼痛難忍,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中醫院求診。一查發現難受的原因是患上了痛風病,讓家人難以置信,“在我感覺裡,這病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俊俊的父母說。中醫院骨科主任肖學鋒說,近年來痛風病確實越來越年輕化了,每年都有...

閱讀詳情 »

聰聰是個4歲的小男孩兒,活潑可愛,最近媽媽突然發現,有事兒沒事兒的,聰聰開始摸自己的小雞雞,問他為什麼摸那裡?聰聰回答說自己癢,可是媽媽也沒檢查出孩子身體的異樣。對此,媽媽非常憂慮,這會不會是病態?聰聰這麼小不會是手淫吧? 小動作的背後是什麼? 一般而言,性的萌動時期出現在青春期,青春期的標誌是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