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負能量傷「心」? 研究: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英國有一項研究,認為焦慮、憂鬱或負面情緒,會使45歲以上成年人罹患心臟病和中風機率增加,且女性影響較男性大,研究刊登在《循環:心血管品質結果》(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Outcomes)。

  帶領研究的是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校長Caroline Jackson博士解釋,他們分析共221,677名受試者,年齡介於45至79歲,他們都沒有過心臟病或中風病史;但在為期5年的追蹤中,卻一共發生4500多次心臟病發作和2400多次中風發作的記錄。

  研究團隊將受試者的心理困擾程度分別歸類為低度、中度和高度3個組別。以女性來看,有中度心理困擾比起沒有心理困擾的女性,心臟病風險增加12%,中風的機率則多了28%;若有高度心理困擾,心臟病及中風發作機率分別是24%與68%。在男性部分而言,中度心理困擾使心臟病風險增加28%,中風則多出20%;至於高度心理困擾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多出60%,中風則是增加了44%。

  研究人員表示,即便將生活作息或是病史納入考量,例如抽菸、喝酒或是飲食習慣等等,心理困擾與心血管疾病間的風險依然存在關聯性。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台北市再增4例,雖然降至5例以下,仍是全台最多。台北市衛生局昨(25)日接獲通報,台北車站的外包清潔公司3日內已有4名清潔人員確診,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與各局處前往瞭解後,通知北車1樓店面從25日下午2點開始停業3日。稍後,柯文哲...

閱讀詳情 »

日本今開放申請「疫苗護照」,首波適用5國名單中不含台灣。對於國內是否也會推行疫苗護照,做為戶外場所的通行證,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目前我們大概還不會採用」,一來是因為疫苗施打率仍低,二來接種到某程度後也會有人不想打。他認為,用疫苗護照來限制通行、或製造方便性是可討論的,會跟專家討論如何在疫...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永淳報導台灣歷經本土疫情大爆發後,為避免感染武漢肺炎(COVID-19),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相當高,定居台灣的外籍教師也收到通知,發現台灣整體施打疫苗的動線順暢無比,4步驟就完成接種,僅需1至2分鐘,且還有中英文的標示,讓首次在台接種疫苗的他大讚,清楚、專業又有效率。在桃園擔任教職的外國...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台北報導 前副總統呂秀蓮今(26)日透露,曾有國際管道可以協助台灣買到3000萬劑到5000萬劑的嬌生疫苗或BNT疫苗,致電陳時中辦公室卻遭已讀不回,實情如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證實的確有這通電話,自己本想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