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走路讓人更健康更快樂更聰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神經科學家Shane O’Mara認為,大量的常規行走可以開啟大腦的認知能力,O’Mara認為,人人都應該將健身裝備換成一雙舒適耐走的鞋子,然後走出去散步。自由撰稿者Amy Fleming甚至親眼見證了走路的神奇功效 – 她的家人因急性腦損必須復建,透過大量的行走,大腦功能獲得大幅度的治療效果,語言表達更是流利無礙,令Amy Fleming不禁大喊 “這簡直是神奇的超能力”。

現年53歲的神經科學家Shane O’Mara對行走充滿熱情,並著有新書《In Praise of Walking》(行走讚美詩)。O’Mara不願意讓城市擁擠的街道中斷行走的樂趣,每每快遇到紅燈時,他會快步通過以避免停下來暫停行走。不僅僅是個人的經驗,O’Mara透過大量參與者的的數據指出,走路會使我們更健康、更快樂、更聰明。

走路讓人更健康更快樂更聰明

O’Mara表示,整天坐在辦公桌前很容易令人感覺像無腦息肉生物,但走路和說話卻可以讓人有興奮的感覺,他說 :「從科學文獻中發現,人們若是在參與創造性行為之前先行參與體育活動,腦部表現會變得非常有活力。」O’Mara對行走的熱情與他大腦研究實驗:壓力、憂鬱、焦慮與學習、記憶、認知,而事實證明,支持學習、記憶和認知的大腦系統與受到壓力和憂鬱影響的系統一致。當一個人行走時,大腦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節奏,但是坐著時,這些節奏就會自動消失。行走是人人都擁有卻被忽視的超能力,當我們起床和行走時,我們的感官變得更加敏銳,大腦與身體相互作用產生了變化。

雖然行走和腦部損傷關聯數據不是很多,但是O’Mara認為仍可推測出在指導下的行走加上說話同時進行可能有助於改善腦部損傷,可能是因寪行走促進血液流動以及大腦中夾帶各種電子節奏的效果。有些人並不認為步行是適當的運動,O’Mara認為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觀念,即使是經常在健身房鍛鍊一小時的健身者也不能不多多行走,但可惜的是,許多人在健身完成之後,就不太願意再花時間行走。這並不是說O’Mara反對劇烈運動,而是走路更容易令人做到並且融入日常生活:「你所需要的只是一雙舒適的鞋子和雨衣,卻不需要做很多事前伸展及熱身準備。」

隨著便利先進的生活,人們變得越來越長久坐,這對人體是一大風險。建議大家站起來走走,不論是走路上班、上學,還是到公園散步,身體與心理必定會更健康快樂。

ReferenceIt’s a superpower’: how walking makes us healthier, happier and brainier

 

相關推薦

全台今針對85歲以上長者開打疫苗,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各縣市設置很多接種點,目前看來施打效率高,因此「決定及早發送第二批疫苗」。另外,在高風險區域的雙北會加發疫苗10%;中高風險的桃園、台中、基隆、彰化、苗栗加發5%;離島除了連江外,金門加發2000劑、澎湖3000劑,屏東(小琉球)與台東...

閱讀詳情 »

藝人賈永婕日前號召企業、友人共捐贈342台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在疫情說明記者會表示,採購的200台高流量氧氣鼻導管,現在已經測試完成,今天開始就會配送到46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及4家離島醫院,再根據其他醫院收治病人數和專責加護病房的數量來做分配。陳時中表示經過...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延燒,國內急需疫苗。疫情指揮中心今說明疫苗接種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含括對象,納入警察、提送餐等服務之村里長或村里幹事、垃圾清運之環保人員、心理諮商及特殊狀況親訪等人員、協助防疫工作之國軍人員等,截至6/15已造冊人數計約16.2萬人。指揮中心今表示,有關COVID-19疫苗,在世...

閱讀詳情 »

COVID-19疫情全球延燒,近來印度變異病毒株在英國猖獗,引發民眾擔憂若病毒也進到台灣,現有的AZ疫苗恐保護力不足。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根據英國衛生部的比較,AZ疫苗對英國、印度變異株都有保護力,比較好的是針對住院的保護力。另外,他表示,台灣現在仍以英國變異株為主,而先前4至5月有偵測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