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起床易頭暈目眩別大意! 當心血壓不穩恐陷腎衰竭危機

起床易頭暈目眩別大意! 當心血壓不穩恐陷腎衰竭危機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血壓高低起伏過大,容易引發腎衰竭。1名40多歲男性自認身體健康,只是清晨起床時血壓偏高,容易眩暈,但下午血壓又恢復正常,他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年後健康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偏低,尿素氮則偏高,已屬於中度慢性腎衰竭。


「血壓與腎臟功能息息相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說,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組織,一旦血壓忽高忽,腎絲球質就會受到損害,引起血管硬化。


長期下來,腎臟過濾淨化人體血液的功能變差,殘餘的腎元增加本身的血流量來補償已經損失的腎功能,但血流量一增加,又對腎元造成損害,造成惡性循環。


周宗翰強調,保護腎臟的首要關鍵就是控制血壓,將血壓穩定控制在130/80mmHg,避免忽高忽低。而相較於長期高血壓的狀態,血壓起伏過大,更容易損及腎臟功能。於正常值內血壓愈低,對腎臟愈有保護作用,愈能減緩腎功能惡化。


以該名男性患者為例,多年來血壓忽高忽低,一早收縮壓在175至180mmHg之間、舒張壓在130至135mmHg,到了下午,血壓又回復穩定,由於腎臟功能不斷受到損害,以致中度慢性腎衰竭。


患者原本接受高血壓藥物治療,但服用2個月,血壓依舊高高低低,小便泡沫也越來越多,再繼續惡化,恐得洗腎。所幸接受中醫輔助治療針灸以及飲食調控,2年下來,蛋白尿血顯著下降,腎絲球過濾率逐漸恢復正常,血壓也持續穩定。


中醫治療高血壓腎病變,強調養肝、健脾、補腎,另使用大黃、丹參、黃耆、車前子等中藥,改善腎臟血流、修復腎絲球功能。另搭配耳尖刺血,達到祛風清熱、清腦明目、鎮痛降壓、減輕高血壓病對腎臟的損害。


至於飲食調控,周宗翰建議,喝水要少量頻飲,避免大量喝水,也不可喝酒,控制體重,少吃醃製及加工製品。料理食物時,應該少用鹽,攝取過多的鹽份將導致腎衰竭患者高血壓或水腫,也應避免飲用運動飲料。


周宗翰指出,腎疾患者在攝取蛋白質時,必須斤斤計較,例如,早期腎功能不全時,控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可以減少腎毒,延緩腎功能衰退;但蛋白質攝取不夠,又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變差。建議聽從營養師建議,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數位All on 4加深醫病雙向溝通 精準打造完美微笑曲線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懷孕過程中約有1~2%的孕婦會有羊水過多的現象,而大約有30~60%的原因不明。三總與歐洲等跨國團隊研究發現人體MAGED2基因變異是引起孕婦羊水過多合併胎兒產前巴特氏症候群的原因之一。參與研究的三軍總醫院腎臟科楊松昇醫師指出,在普遍高齡懷孕與少子化的時代,此研究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老年人腎功能太好,不一定較健康!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腎絲球過濾率過高,反而增加3成死亡風險,尤其是具有「營養不良發炎症候群」的老年人,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少肌症惡病質和肌肉雜誌》。 營養不良發炎症候群 增死亡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針對台北市6...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北京有個地方,叫菖蒲河公園,在長安街南池子附近。這個公園很精緻,但是靠近長安街這邊有個高高大大的圍牆,外面人很難看到裡面。菖蒲河公園當然會有菖蒲,但這種菖蒲和咱們要說的石菖蒲有點區別。石菖蒲生長於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節節草是最常見不過的一種野生植物了,記得小時候只要是有水坑的地方就會有這種植物。這種糙特好玩,整株植物沒有一根葉子,通體就是一節一節的。小時候是無聊的,所以我們小夥伴就把節節草拔掉,然後一節節的去禍害,最後的最後就是好玩兒唄。 節節草需要說下,就是和中藥木賊是同屬不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