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超音波對比劑助顯影 不再延誤診斷心室內血栓

  52歲吳先生雖然有抽菸習慣,可是無慢性疾病,身體一直很健康,但去年12月突然心肌梗塞昏倒,一度被判定「到院前死亡」,緊急送至急診室搶救,施以心導管手術後才救回一命,但術後檢查他還有心室內血栓,必須持續治療,否則極可能再次心肌梗塞。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子林指出,心臟就像人體的馬達,要有力收縮才可以把血液打到全身,一旦心臟衰竭,無法供應足夠的血液給全身,就容易致喘,因為重大器官缺血,以致於整個人無力、極度虛弱、身體水腫、耐受力變低。

  臨床顯示,約有7%心臟衰竭的病人因收縮無力,血液輸出率不好,造成心室內血栓。王子林解釋,當心臟無力,水跟血就會積在心臟、肺臟裡面,提高心室內血栓風險。

  不過,心臟內的血栓很難被發現,2018年美國心臟醫學會研究發現,約1至3成患者被延遲診斷,主要是因為患者身型過胖、過瘦、罹患肺部疾患,或是插滿管路危急,以致超音波影像不清或無法判讀。目前已有方法可以彌補檢查上的盲點,只要施打2至3cc的對比劑,就能讓心臟的輪廓在超音波底下清晰可見,看見血栓。

  心血管疾病患者屬於心室內血栓高風險族群,56歲無慢性疾病的張太太就是典型個案,3年前因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目前已在控制之中,心臟檢查冠狀動脈血管完全正常,並無阻塞情形,但去年1年內2次不明原因中風住院,今年初第3次中風,經過3D心臟超音波機輔以超音波對比劑,發現心室內血栓,以藥物治療後血栓消失,迄今復原良好。

  王子林表示,遺傳、年紀、抽菸及三高患者為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必須提高警覺,儘速戒菸。至於腦中風、心肌梗塞患者在出院後,應規律用藥,持續復健,如出現容易喘、腳腫,或體重突然在2、3天內變重好幾公斤,就應立即就醫。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586至590),均為來台工作之20多歲至30多歲印尼籍女性移工。莊人祥說明,5名個案分別於10月28日及29日自印尼搭機來台,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其中案590於10月29日至11...

閱讀詳情 »

台灣東洋因代理德國BioNTech(BNT)疫苗破局引發爭議和炒股傳聞,今日下午3時30分,東洋將召開「台灣東洋與BNT疫苗洽談代理新冠肺炎疫苗過程說明會」,說明疫苗洽談代理過程,董事長林全將親自出席。東洋表示,記者會上將說明與BNT的武漢肺炎疫苗洽談過程。東洋也指出,為釐清股市內線交易質疑,公司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一口氣新增5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全都是印尼籍女性移工,其中1人甚至因「怕丟了工作」,檢疫期間出現發燒症狀卻不通報,恐面臨最重百萬罰單。由於國內移工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已累積達44例,擔心因語言問題再出類似紕漏,指揮中心決定...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外籍移工境外移入個案1天就爆5例之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的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586至590均為來台工作的20多歲至30多歲印尼籍女性移工,皆在檢疫期滿前採檢而檢出陽性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5名個案分別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