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趕緊張開嘴檢查 出現這5症狀恐罹癌了!

趕緊張開嘴檢查 出現這5症狀恐罹癌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已戒除檳榔10年的王先生,但始終戒不掉長達20年的抽菸習慣,日前因口腔內出現白色斑塊進而就醫,經診斷為口腔黏膜白斑,在施以二氧化碳雷射治療並戒除抽菸習慣後,目前每3個月於口腔外科門診追蹤,無復發情形。邱聖富醫師指出,口腔癌前病變並不是口腔癌,但若症狀發生後置之不理,則有極高的可能性會發展成口腔癌。

口腔癌前病變  5大症狀莫輕忽

柳營奇美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邱聖富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將白斑、紅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疣狀增生、扁平苔蘚定義為口腔癌前病變。

多數口腔癌患者會先在口內出現口腔癌前病變的症狀,再惡性轉變為口腔癌,因此早期診斷出口腔癌前病變並預防其惡性轉變是相當重要的。

口腔癌前病變非口腔癌  置之不理恐成癌

口腔癌前病變並不是口腔癌,但若症狀發生後置之不理,則有極高的可能性會發展成口腔癌。邱聖富醫師指出,口腔癌前病變發生的成因與口腔癌類似,如嚼食檳榔、抽菸、飲酒等不良的口腔習慣、病毒感染、基因、陽光曝晒、不適當的假牙刺激等;其治療方式包括了手術切除、雷射切除、局部類固醇藥膏塗抹。

此外,邱聖富醫師也提到,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是不可逆的反應,輕微可做局部藥物塗抹來止痛、緩解症狀,較嚴重則需要切除纖維化部分後,做植皮或是自由皮瓣重建。

千金難買早知道  定期口腔篩檢遠離癌威脅

預防勝於治療,邱聖富醫師強調,目前國民健康署有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者)、吸菸民眾或18-30歲嚼檳榔(含已戒檳榔者)的原住民,每2年1次的口腔黏膜檢查,透過篩檢早期發現,早期阻斷口腔癌前病變發展成口腔癌。

【延伸閱讀】不做黃臉婆 「美感密碼」找回自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61歲的簡先生,因為腰痠背痛、骨頭疼痛而就醫,經診斷才發現為攝護腺癌骨轉移患者,在左邊的髖關節、脊椎等處已經出現骨轉移。臺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晨洸指出,從癌症的期數及腫瘤的惡性度來看,攝護腺癌發生骨轉移機率也有所不同,如果是臨床分期已經達第三期以上的患者,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新光醫院視網膜中心主任鄭成國收治一位眼科病人,70多歲的張先生,幾年前左眼幾乎看不見,診斷罹患了黃斑部病變,還好及時使用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現在看報紙也都沒有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任方怡謨指出,黃斑部位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許多銀髮伴侶的心願,不過若老伴正飽受膝蓋退化、疼痛難行所苦,不但無法陪伴遊山玩水,身為另一半的也會跟著難受。今年68歲的陳女士,在過六十歲大壽時就跟老公許下願望,希望能到世界各地旅遊。但後來膝蓋逐漸不舒服,不但起床時膝蓋卡卡,關節處愈來愈疼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病床造成院內感染? 抗生素竟是醫院院內感染的元凶?《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 Med)刊登一篇研究顯示,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後,之後睡同張病床的病患很容易罹患感染症,並出現腹瀉症狀。   當患者感染「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