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跑步常跌倒.單腳難平衡... 早療幫孩子解除動作不協調危機

跑步常跌倒.單腳難平衡... 早療幫孩子解除動作不協調危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目前就讀大班的小丁是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合併動作協調問題的孩子,媽媽起初因為擔心小丁「跑步常跌倒、單腳平衡不佳、很不擅長丟接球遊戲,很擔心上國小後會跟同學有越來越大的落差」而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就診,經醫師轉介物理治療評估及療育。

粗大動作可評估 兒童階段性能力

小丁在物理治療師個別評估後,接受該中心每週1次、為期3個月的物理治療團體課程訓練,每堂課均有家長諮詢時間及課後學習單,課程結束後,小丁媽媽回饋「在生活中更知道帶小丁參與不同動作遊戲的技巧,小丁跑步看起來較穩定、很少跌倒了,跟其他小朋友玩球也更能夠跟上及融入了」,治療師以標準化動作協調評估工具評估之結果亦顯示小丁的球類技巧及平衡能力均有明顯的進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洪若華物理治療師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3歲以上兒童每天至少須包含60分鐘的中等至高強度活動,顯示粗大動作遊戲在孩子們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粗大動作遊戲常是孩子們互動很重要的媒介,當孩子有粗大動作發展遲緩或動作協調問題時,很可能導致他們在遊戲時間很難跟上同儕,進而錯失許多跟其他小朋友互動的機會及正向經驗。

增加「遊戲式學習」、「家庭增能」理念

洪若華物理治療師表示,許多4、5歲有動作協調問題的孩子因為已經會走路及跑來跑去,而讓家長忽略了他們在動作上其實是有需要被協助的,其中,單腳站維持穩定有困難、常接不到球或目標投擲時丟不準等都是這群孩子臨床上常見的表現。有動作協調問題的孩子,如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盛行率約5%-6%),在日常生活活動和參與動作遊戲時常顯得笨手笨腳、跟不上同儕,在學習新動作常遇到困難、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

這些孩子若能像小丁一樣及早接受物理治療評估和療育,將能促進生活及遊戲中的平衡、協調及球類技巧,幫助家長更瞭解帶孩子參與新的動態遊戲時可以如何調整及引導;洪若華物理治療師表示,與家庭合作的早療課程,更能夠確實提升孩子參與不同情境動態遊戲的動機、參與度和愉悅度。

【延伸閱讀】

糖友控糖免慌張! 基層診所助你有疫無異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 醫美產業逆勢增長原因揭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長期久坐辦公室族,當心肥胖、三高悄悄找上門,增加罹癌風險!一名40歲女性上班族,體檢時發現血糖代謝異常、BMI約27已達輕度肥胖,前往和信醫院內分泌科門診諮詢後,進行飲食改變加上積極運動,成功瘦身十公斤,糖化血色素從原本的6.3%降至5.8%,接近正常指數,遠離三高及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楊爺爺民國6年出生,今年已103歲,日前突發腹痛、全身無力送醫,診斷是膽囊問題,醫師先放置經皮穿肝引流膽囊積液,確認是急性膽囊發炎,同步用抗生素治療降低感染風險。考量病人年逾百歲,禁不起拖延建議腹腔鏡切除膽囊,開刀前整合心臟科、麻醉科醫師會診,切除膽囊手術1小時順利完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讓學生體會社區資源在長期照護中的重要性,拓展學生對於社區資源的連結與運用,藉由專業能力深耕社區,發想創新的社區照護模式,提供青銀共伴之實際服務,由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由黃秀梨系主任及李仰慈教授協同帶領,與台北市萬華老人服務中心合作,進行「青銀共伴」陪伴服務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振興三倍券即起開放預購。這項對身心障礙者陌生的事物,唐氏症基金會在各服務機構教導學員如何正確使用,有體貼的唐寶寶更分享要用三倍券買頂帽子給爸爸遮陽當父親節禮物。在三倍券開放預購之際,唐氏症基金會也推出捐款專案,捐款滿500元就可獲得唐寶寶手作商品,愛不囉嗦門市也推出「振興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