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跟隨韓劇潮流製作椪糖 誤碰這些事恐傷身

跟隨韓劇潮流製作椪糖 誤碰這些事恐傷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韓劇爆紅的古早味零食「椪糖」,讓許多人開始躍躍欲試想要嘗試製作,但製作時可得多留意,除了注意加熱步驟即用火安全,挑選食材時也應選用食品級的產品,即使沒使用完,也得保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吸濕受潮結塊發生。食藥署表示,想要製作椪糖就得了解製作的科學原理以及食安要點,才能安心享受製作樂趣。

熬煮糖漿時將空氣混入 冷卻後空隙糖塊成椪糖

但究竟椪糖該如何製作呢?食藥署解釋,椪糖的製程主要是因在熬煮糖漿的過程中將大量空氣混入,使得糖漿產生許多空隙,等到冷卻後,保留下來空隙的糖塊正是椪糖,因此在製作時得加入小蘇打,促使加熱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幫助糖漿出現更多氣泡空隙,尤其在熬煮糖漿,當砂糖加熱至150 °C以上時,原本透明的糖漿就會轉變為帶焦糖香氣的褐色糖漿,又祐稱為焦糖化反應。

台韓椪糖製作大抵相同 韓樂於製成特殊形狀椪糖

食藥署說明,事實上,臺、韓兩地的椪糖製作方式大抵相同,在容器裝入砂糖與少許的水後,以小火加熱且持續攪拌,等待砂糖化為糖漿狀並開始起泡,煮至黏稠狀後離火,這時加入少量的小蘇打粉並快速攪拌均勻,受熱產生的二氧化碳就會開始使糖漿膨脹,但台灣的做法則是等待膨脹的糖漿與容器靜置,冷卻定型後再烤熱容器底部脫模,韓國則是直接將膨脹的糖漿倒在平面上,利用器具將糖漿壓扁,再以各種形狀模具製作成特殊形狀的椪糖。

在加熱糖漿時避免煮燒焦 以免對健康有害

不過要注意是在加熱糖漿時,應避免將糖漿煮燒焦,以免對健康有害,且煮糖漿的器皿或勺子也需注意使否為食品級耐熱容器。食藥署呼籲,民眾應避免使用來路不明、非食品級的原料,注意食安問題,就能盡情享受製作椪糖的樂趣。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冬季每當寒流一到,猝死的新聞便層出不窮,中壢天晟醫院健檢中心醫師蔣國煊表示,猝死就是心臟血管疾病突然發作,使心律不整導致輸出血液不足,令腦部和部份身體器官缺氧,心臟因停頓而死亡。值得留意的是,猝死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30歲以下猝死的案例不在少數,建議民眾,平時培養好的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19歲的沈同學,1年多前,出現走路不穩、手部莫名無力等症狀,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罕見多發性神經纖維瘤,他的脊椎上長10多顆腫瘤,其中2顆甚至壓迫到頸椎神經,所幸及時開刀切除,才免於癱瘓的命運。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國烽指出,該患者經由X光檢查發現,其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身上突然長出凸起物,切勿隨意擠壓!一名十九歲男性,某日在其右臂外側發現一顆暗紅色的凸起物,本以為是青春痘便自行擠壓,沒想到,凸起物被擠破後,流血不止,而且異常疼痛,男子因此就醫,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化膿性肉芽腫。而幾個月前,也有一位六十歲男性,發現右側腳的大拇指上凸起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桃園一名30歲女子,因工作時間長、飲食不固定,有時一天吃不到三餐,而且女子的食量不大,但只要工作壓力一大,就想要大吃甜食,充滿罪惡感,所以有時晚餐索性不吃了,以致於睡前餓得睡不著,形成了隔天上班又沒精神的惡性循環,讓生活品質變得一糰糟,女子尋求中醫調理體質後才有改善,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