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躁症靠藥物加心理治療 12年不復發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小蕾在17歲時躁症首度發作,後大學聯考當天更因燥症復發,當場被架出考場送往精神病院住院,中斷她的學習之路;日後就職服務業,又因工作中突然昏倒送醫,刷健保卡時被發現病史,無故被公司辭退,阻擋就職之路。幸好後透過規律作息、藥物治療,及醫院的心理治療,現年32歲的她已維持12年未發病。

小蕾自述,高中發病後家庭關係生變、鄰居投以異樣眼光,即便12年未嚴重復發也未再住院,但健保卡上背負的病名,仍讓她受到歧視甚至失去工作,後來經醫院持續固定的藥物治療及團體心理治療,搭配正常作息,漸漸受家人接納,在工作上也有良好的表現,生活與一般人無異。

收治小蕾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蔡尚穎表示,雙極症(俗稱躁鬱症)的週期分為躁症與鬱期,春季因為氣候多變,是雙極症的好發時節。躁症與鬱期順序視人而定,躁症主要會情緒高亢易怒、愛說話、誇大妄想、睡慾減少、活動量增加、性慾旺盛,以及常有非習慣性的無節制購物行為;而鬱期則會無來由地情緒低落、話少、沒自信、睡眠時間增加。

雙極症盛行率為1%,在台灣約有23萬名個案,以每個人身邊至少10位親友計算,全台有230萬民眾深受雙極症影響。

蔡尚穎強調,對待雙極症病人,身邊親友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最好的治療是藥物加上良好的心理衛生環境雙管齊下,親友若過度保護、干預或產生敵意,都很容易提高疾病復發率。當患者發病,前6個月是急性治療期,爾後1年半則觀察患者是否復發。

身邊親友若患有雙極症,需保持「三不過度」原則:不過度保護、干預及敵意,並鼓勵患者就醫治療;而患者本身應有病識感,遵照醫囑用藥、保持規律生活,並可固定參加心理治療。

蔡尚穎提及,雙極症患者約有7分之1可以痊癒,狀況良好可慢慢減少藥量甚至停藥,因此長期規律的治療加上周遭親友正面態度,是幫助雙極症患者正常生活的最好方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中榮民總醫院為中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醫學中心,多年來不斷發展精進各項醫療量能,全方位推動各項維護社會大眾健康的行動。今年適逢建院40週年,為引領提升區域醫療品質,落實醫學中心社會公益責任,擇定前往醫療資源相較匱乏的臺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提供義診。 醫療資源貧乏 就醫至少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0年前確診時,Andy年僅52歲。那時,他在電腦軟體公司負責銷售與維護業務,有將近一年的時間覺得格外疲累,工作起來力不從心。 後來,在早晨上班的路上,他發現,周遭行人好像都走得比他快,連穿著高跟鞋的小姐也能輕易超越;一吃完午餐,眼皮就沈重地快要張不開眼;到附近便利店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肺癌是隱形的健康殺手,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至全身,生命威脅劇烈。所幸,今日肺癌邁入個人化治療世代,佔國人最多數的非小細胞肺癌,不僅有多款標靶藥物可用於不同基因型,基因檢測技術也大幅躍進,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陳姓女子假日待在家料理健康美食,結果因為長時間切菜、備菜,且烹飪姿勢不正確,而引發肌腱炎。她非但沒有休息還接受推拿,導致症狀惡化,劇痛且手腕無法彎曲,經醫師藥物治療並且搭配護腕固定患部,加以休息,現症狀已明顯改善。 肌腱炎急性發作 常見症狀有這些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