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躲過一次心肌梗塞、中風就安啦? 4年內再復發風險高常人3成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護「心」得要徹底!國健署統計國人三高盛行率數字透露心血管疾病年輕化警訊,高血脂成為關鍵,18歲以上成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血脂超標。而《經濟學人智庫》針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區8國最新報告更指出,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患者,4年內再次復發風險高於一般人3成。

《經濟學人智庫》是與生物製藥安進藥廠共同發表《未行動的代價:亞太地區心血管疾病之次級預防- The Cost of Inaction: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Pacific》最新報告,提醒患者應積極治療才能預防再復發。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恆表示,心血管疾病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吸菸有關,本土研究也發現,台灣與全球一致,心血管疾病年輕患者都有上升趨勢,又以有高血脂問題的人口增加幅度最大,背後原因就在血脂問題常叫民眾無感、又較難居家檢測。

國健署公布的2016到2018年國人三高盛行率已經可以看出警訊,台灣18歲以上成人有21.63%為高血脂族群,平均每5人就有1人的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超標,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治療。

李貽恆強調,高血脂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又被稱作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長期濃度過高會積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發炎、動脈硬化與血管堵塞,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發生心肌梗塞,復發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機率就高達20到30%。李貽恆說,這表示每3個心肌梗塞倖存者中,就有1人在一年內會再次受到心血管疾病襲擊,因此,曾經心肌梗塞或中風過的患者,千萬不要心存僥倖,以為自己已經幸運躲過一劫,而不遵從醫囑好好治療。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指出,根據學會提出的臨床治療指引,高風險族群如急性冠心症與冠狀動脈血管疾病患者,其低密度膽固醇建議治療目標為70mg/dL,若急性冠心症合併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則可以更積極控制在55mg/dL以下,且曾有心肌梗塞、中風史的患者,絕對不可任意停止降血脂藥物治療,才能降低再復發風險。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秋開烤「刷」小力點! 1湯匙烤肉醬=熱量54大卡、1公克鹽巴

中秋最吃胖食物!營養師點名奶油烤玉米 廣式蓮蓉月餅等於3碗飯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乳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四位,且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根據國健局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約有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除了定期健檢外,又有哪些危險因子需要特別留意呢?  乳癌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1. 初經早、停經晚者2. 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一胎者3. 未曾哺育者4. 有乳癌家族病史5. 曾罹患子...

閱讀詳情 »

文/尹海崴 演出《樂來越愛你》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艾瑪史東〈Emma Stone〉,以金色禮服搭配復古的古典紅唇,成為紅毯上最靚的女明星,吸引無數目光。事實上,日前艾瑪史東,也曾在 IG上,PO出正在敷巨大唇膜的搞怪照片,這位連唇形也很正的新科影后,似乎對於唇部保養樂在其中。 今年33歲...

閱讀詳情 »

頸部僵硬、肩膀僵硬、頭痛、暈眩都跟O型腿及腳底不穩有關!   頭的重量頸部負擔 一旦腳趾上翹或拇趾外翻,重心會朝腳後跟偏移,緩和來自地面衝擊力的免震功能就會變差。   暈眩!頭痛!頸部僵硬! 腳趾上翹、拇趾外翻 來自腳後跟的衝擊力和扭曲壓力   許多女性深受頸部僵硬、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