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躺得下爬不起!五旬翁乾癬性關節炎腫痛多年 盼來口服標靶納健保

躺得下爬不起!五旬翁乾癬性關節炎腫痛多年 盼來口服標靶納健保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乾癬性關節炎發威 睡覺、起床都痛苦

55歲的張先生罹患乾癬多年,35歲時居然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多處關節發熱腫痛不適,連簡單的睡覺、起床都成為惱人的困擾。張先生說,腰部、手部的感覺特別明顯,特別是睡覺時,因為靜止很久,所以僵直造成疼痛感,要起床時更是疼痛不已,相當掙扎。

怕!關節變形回不去 醫:留意早期症狀

全台8-10萬乾癬患者中,推估至少2萬人有乾癬性關節炎,常見肩頸下背痛、指頭腫脹、腳踝發炎疼痛以及指甲病變等問題,約4成患者與家族病史有關,開瓶蓋、滑手機、打電腦都成問題,最怕沒有早期發現,關節變形無法復原。一項跨國調查發現,超過7成病友工作及社交都受到影響,甚至有1成因此被迫離職。

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醫師指出,早期症狀有時候是很輕微的,譬如覺得痠痛、無力、晨間僵硬或是全身不太舒服,往往說不出具體原因,不過更棘手的,是一些患者先有乾癬性關節炎後才有皮膚症狀,約佔15%-20%。

生物製劑治療不理想? 6月口服標靶納保捎福音

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包括初期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更嚴重的患者則會以生物製劑針劑治療,不過仍有2成至2成5患者接受針劑治療後,仍有不適感。而今年6月起,口服標靶藥物也通過健保給付,為生物製劑療效不理想的中重度患者帶來更便利的治療選項。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 醫師表示,該藥物本來是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而最近臨床試驗發現對乾癬性關節炎也有很大的效果,根據研究,患者在治療2週之後,即可明顯感到疾病緩解;50%的受試者,在治療3個月的時間後,關節腫脹疼痛的症狀明顯改善。

醫師提醒乾癬性關節炎病友,如果發現指甲出現病徵、下背或關節疼痛都別輕易忽視,提高警覺,把握黃金治療期,多與醫師溝通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文章來源:人生後運規劃師徐震諒 寒病夏醫,快趁三伏日治療你的虛寒體質!哪些生肖又容易有虛寒體質呢? 三伏日指的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三天。 寒病夏天醫治,體質虛寒,手掌及腳底冰冷容易出汗,鼻子嚴重過敏,皮膚過敏背部容易長痘痘,都要趁這個時候,在這三伏日前後三天內進行治療,如果能連續三年進行治療效果特別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中,有數例10歲以下兒童確診,也有嬰幼童疑似遭同住家人傳染必須隔離檢疫;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收治多位疑似或確診的嬰幼童,醫護人員照護嬰幼童過程中,特別用心呵護孩子們的心靈,利用短短的治療時間,在隔離病房中舉辦了抓周活動,為黯淡孤冷的隔離期間帶來一絲溫暖;如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為順利推動國內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自即日起全國50歲(含)以上及18歲(含)以上第9類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均可於「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https://1922.gov.tw/)...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疫情趨緩,今(11)日新增28例本土個案、4例死亡案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周以來,新增確診案例持續在低點,但隱藏的無症狀感染者還是會存在於社區,像雙北就可能就會有較多的案例,仍須持續關注,只要大家努力,「完全清零不是不可能」。 ▲7月11日新冠新確診狀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