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尾牙季,胃食道逆流門診量增! 醫師提這五項飲食建議

尾牙季,胃食道逆流門診量增! 醫師提這五項飲食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尾牙季報到,小心應酬頻繁出現胃食道逆流!每到過年前,胃食道逆流門診患者增加約3成左右。多是因大吃大喝、餐宴食物油膩,又和朋友續攤喝酒、回到家倒頭就睡,這些皆易導致胃食道逆流。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明順醫師指出,當食道黏膜一再被胃酸侵蝕,長期置之不理,恐有癌化的可能性。
胃酸向上跑食道添隱憂 當心「逆流性食道炎」

吳明順醫師說明,胃食道逆流形成原因,多是位於食道、胃交接處的「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所致。正常情況下,下食道括約肌處於「緊閉」狀態,進食時,括約肌才會放鬆,以便食物進入胃部;如果是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下食道括約肌容易不自主地放鬆,一旦胃裡的內容物包括胃酸、甚至膽汁逆流到食道,久而久之會造成食道糜爛、發炎,也就是「逆流性食道炎」。
火燒心、咳嗽及喉嚨卡卡 各式症狀找上門
胃食道逆流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是火燒心,吳明順指出,火燒心是一種燒灼痛,在胸部中央及背後,常起源於上腹部並延伸到脖子。但也並不是每個胃食道逆流的人都會火燒心;非典型症狀還包括喉嚨常有異物感、咳嗽、慢性喉嚨發炎、睡覺或彎腰時,有酸苦味逆流到喉嚨、口苦等等。

經常性的發作,對患者生活造成極大影響,除了不適難耐,夜間型症狀的患者更會因為睡眠品質不佳,影響工作生活品質,若想改善胃食道逆流現象,吳醫師建議維持以下5項良好飲食習慣」。

1.避免吃得太甜、太油膩,少吃辛辣、油炸、糯米、咖啡等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也要少喝酒。

2.用餐要適量,不要吃太撐,避免暴飲暴食。

3.細嚼慢嚥,減低進食速度,切忌囫圇吞棗,進食冷、熱食物時隔一段時間。

4.盡量不在空腹時,吃甜食和飲品。

5.睡前2至3小時不要進食,吃飽後也別馬上躺下休息,最好飯後散步幫助消化。

吳明順醫師提醒,接下來進入尾牙季,交際應酬頻繁,加上年末工作壓力更大、睡眠更不足,可能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或加劇的情形,必須格外注意。

【延伸閱讀】
 甜點控妙齡女「火燒心」 中醫五招來滅火
「胃食道逆流」,假的? 這項儀器二分鐘判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曾可梵/台北報導】清明假期即將到來,辦公室內閒聊離不開如何安排連假的話題,50歲的陳先生就喜愛在辦公室和同事聊天,但令人尷尬的是,自己卻有一股濃濃的口臭味!為了清除口臭,陳先生再度找上牙醫,結果發現卻是原本的牙周病更嚴重了!牙醫師呂睿庭就表示,每年開工之後的兩三個月,總有許多民眾因牙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國民健康署補助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致多數民眾不敢至醫療院所接受癌症篩檢與治療。每年三月為大腸直腸癌防治月,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攜手國內三大病友協會(中華民國大腸直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阿忠在騎車上班途中不慎車禍跌倒受傷,到急診室照X光,檢查並無骨折的情形,但手腕卻還是不時的疼痛,甚至連開瓶礦泉水的力氣都沒有,這時候要特別注意,有可能是「三角纖維韌帶軟骨」受損所導致。 何謂「三角纖維韌帶軟骨」? 此部位損傷又可分為慢性與急性 許多人對於「三角纖維韌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清明節連假4天將至,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今(29)日表示,近期疫情升溫,呼籲民眾分流祭祖掃墓,勿集中於清明節當日,另各地納骨塔須採總量分流管制,並於戶外搭棚祭拜;宗教繞境方面,所有參與繞境活動者均須接種3劑疫苗方可參加,且活動中不得鑽轎腳或搶轎,另外,沿途提供餐點者,須以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