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尾牙季,胃食道逆流門診量增! 醫師提這五項飲食建議

尾牙季,胃食道逆流門診量增! 醫師提這五項飲食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尾牙季報到,小心應酬頻繁出現胃食道逆流!每到過年前,胃食道逆流門診患者增加約3成左右。多是因大吃大喝、餐宴食物油膩,又和朋友續攤喝酒、回到家倒頭就睡,這些皆易導致胃食道逆流。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明順醫師指出,當食道黏膜一再被胃酸侵蝕,長期置之不理,恐有癌化的可能性。
胃酸向上跑食道添隱憂 當心「逆流性食道炎」

吳明順醫師說明,胃食道逆流形成原因,多是位於食道、胃交接處的「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所致。正常情況下,下食道括約肌處於「緊閉」狀態,進食時,括約肌才會放鬆,以便食物進入胃部;如果是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下食道括約肌容易不自主地放鬆,一旦胃裡的內容物包括胃酸、甚至膽汁逆流到食道,久而久之會造成食道糜爛、發炎,也就是「逆流性食道炎」。
火燒心、咳嗽及喉嚨卡卡 各式症狀找上門
胃食道逆流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是火燒心,吳明順指出,火燒心是一種燒灼痛,在胸部中央及背後,常起源於上腹部並延伸到脖子。但也並不是每個胃食道逆流的人都會火燒心;非典型症狀還包括喉嚨常有異物感、咳嗽、慢性喉嚨發炎、睡覺或彎腰時,有酸苦味逆流到喉嚨、口苦等等。

經常性的發作,對患者生活造成極大影響,除了不適難耐,夜間型症狀的患者更會因為睡眠品質不佳,影響工作生活品質,若想改善胃食道逆流現象,吳醫師建議維持以下5項良好飲食習慣」。

1.避免吃得太甜、太油膩,少吃辛辣、油炸、糯米、咖啡等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也要少喝酒。

2.用餐要適量,不要吃太撐,避免暴飲暴食。

3.細嚼慢嚥,減低進食速度,切忌囫圇吞棗,進食冷、熱食物時隔一段時間。

4.盡量不在空腹時,吃甜食和飲品。

5.睡前2至3小時不要進食,吃飽後也別馬上躺下休息,最好飯後散步幫助消化。

吳明順醫師提醒,接下來進入尾牙季,交際應酬頻繁,加上年末工作壓力更大、睡眠更不足,可能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或加劇的情形,必須格外注意。

【延伸閱讀】
 甜點控妙齡女「火燒心」 中醫五招來滅火
「胃食道逆流」,假的? 這項儀器二分鐘判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2歲水電包工,工作一到旺季,往往從早忙到晚。去年7月份時,他發現吃東西會吞嚥不順,並有胸悶不適的症狀,到臺中慈濟醫院檢查後發現,確診為發生率僅有萬分之一的「頸部食道憩室」。收治該名患者的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政元表示,食物進入口腔,經過咀嚼後會通過約25公分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您曾有過下背疼痛的經驗嗎?引發背痛的原因包含姿勢不良、脊椎退化、腰椎受傷等;臨床上有一名50歲婦人,因長期腰椎痠痛,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及生活作息,因而決定前往醫院求診,經檢查後發現,此患者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根受壓迫,才會引發下背痛,需盡快接受手術治療,才能緩解症狀,但她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近期一位38歲的女性,半夜出現胸痛、冒冷汗等症狀,被送到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室時,已呈現休克,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在緊急進行心導管擴張手術並置放支架後,才搶救回生命。該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復中表示,患者的菸齡長達20年,香菸中的尼古丁和焦油是心肌梗塞的殺手,建議民眾,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灣從去年12月底傳出屏東有鴨場鴨隻異常死亡,到1月11日屏東、嘉義和雲林紛紛傳出雞、鴨和鵝感染禽流感,一周之內,台灣西部9縣市全部淪陷,病毒齊發。針對國內養殖場傳出H5N2、H5N8疫情,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因禽畜養業者長時間接觸家禽類,且極有可能流感病毒上身,如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