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車床貫穿女工手掌致骨頭外露 超顯微皮瓣手術重建功能

車床貫穿女工手掌致骨頭外露 超顯微皮瓣手術重建功能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家住台中的陳小姐上班時不慎被車床貫穿右手第3和第4指基部,導致肌腱和骨頭外露,更形成一個乒乓球般大的洞口,雖然指骨幸運未受損,但陳小姐的周邊手部軟組織缺陷嚴重,考量右手是她的慣用手,醫療團隊於是決定「以皮補皮」,取其左側腹股溝處皮瓣「補洞」重建,術後不僅順利恢復手部功能,更協助她順利回到正常生活。


手部因外傷變形 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表示,患者到院時雖然骨頭沒有受損,但軟組織缺陷嚴重,「明顯看出手部破了一個大洞」,由於右手是患者的慣用手,萬一功能缺損,恐怕會影響其終生就業能力,加上傷口無法使用一般的植皮手術重建傷口,為了能恢復手部功能,決定採用「超顯微皮瓣重建手術」處理,目的就是要讓患者能順利重返工作崗位。


鄭旭棠指出,軟組織缺陷常發生於重大創傷、感染、燒傷或腫瘤切除後,因手部外傷會導致外觀變形、功能受限,不僅對個人社交生活、自信心、工作能力,甚至對家庭以及社會,都會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手部外傷重建的目的在於協助患者恢復運動和知覺功能,不致因傷而影響生活品質。


「以皮補皮」恢復外觀 保留靈活度


醫療團隊選擇以患者左側腹股溝的「游離旋髂淺穿通枝」皮瓣,作為「以皮補皮」的工具。這是過去手外科經常使用的腹股溝皮瓣的進化版,這塊皮瓣的優點是可以從身體上比較不明顯的位置(腹股溝)取出,傷口約10公分左右,因為可以取得很薄的皮瓣,所以十分適合用於手部顯微重建手術。


手術過程中,醫師利用手術顯微鏡將皮瓣的動脈接合在手指的動脈,再將靜脈與手背的靜脈做吻合,手術時間約3小時,患者也於受傷後一週內出院。


不過鄭旭棠也指出,「游離旋髂淺穿通枝皮瓣」缺點在於膚色跟手部不一樣,以及血管太短且管徑太小。根據文獻顯示,平均動脈大小約0.7mm,因此,臨床上小於0.8mm的顯微手術,都被定義為超顯微手術,適合用於手部外傷重建,除了外觀之外,功能幾乎不會受影響,能保留住原有的靈活度。


鄭旭棠提醒,因手外傷病情相當複雜,整形外科醫師對於每隻受傷的手都有一套專屬的治療計劃,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只要病人可配合規律門診追蹤換藥,就能確保術後順利恢復,順利回到正常生活。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全台瞬間降溫「冷吱吱」 乾癬病友別急著進補以免復發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異位性皮膚炎 反覆發作應長期控制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不只容易有全身濕疹、瘙癢,最惱人的就是會反覆發作。許多人覺得只要擦藥好了就沒事,不過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自體免疫皮膚疾病。其中,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更因影響面積大,不只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同時也會影響情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臨床上一名60歲的婦人自年輕時就有脊椎側彎,由於長期不理會側彎的脊椎、也沒有改變生活習慣,長年下來她的脊椎已經右傾超過120度,十分驚人!但她近期除了飽受「彎曲人生」的痛苦之外,下背痛的情況也逐漸惡化,就醫後才發現是脊椎長了血管瘤壓迫神經所致,經與主治醫師溝通與討論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83歲王伯伯,5年前因為頸部及頭皮出現淋巴腫塊,經確診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的「退行性大細胞淋巴瘤(ALCL)」,恰逢標靶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在台臨床試驗,他也搭上治療順風車,經歷6次療程後,淋巴腫塊幾乎消除。王伯伯的太太賴女士回憶,當初自己一手包辦照顧先生,不過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醫看「冷底」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除了使用藥材與針灸來改善,冬天應早睡晚醒,避免陽氣過度耗散。百病起於寒 「冷底」虛寒體質陽氣不足百病起於寒,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減少30%,中醫又是如何看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