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轉移性三陰性乳癌高復發特性 PARP抑制劑精準打擊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高復發特性 PARP抑制劑精準打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三陰性乳癌有解嗎?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建廷表示,三陰性乳癌的治療上很有挑戰性,因為荷爾蒙受體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現為陰性,表示對抗荷爾蒙藥物、抗HER2的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不彰,因此可選擇的治療武器不多,導致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復發及高轉移的風險。所幸隨藥物進展,能精準打擊腫瘤細胞,透過PARP標靶抑制劑治療,有效大幅提升治療的有效率及延長病人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時間。

三陰性乳癌治療武器不多 治療充滿挑戰更加棘手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高復發特性 PARP抑制劑精準打擊

劉建廷醫師表示,乳癌約可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型是荷爾蒙接受器陽性,即雌激素接受器(ER)、黃體素接受器(PR)為陽性;第二類是人類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陽性;第三類是三陰性乳癌患者,因為ER、PR、HER2接受器都為陰性,表示針對抗荷爾蒙藥物、抗HER2的標靶藥物治療效果都不理想,只能單獨使用化學治療,也讓治療極具挑戰性。

三陰性乳癌具快速惡化、快速轉移、高復發的先天生物特性,加上後天可以選擇治療武器不多,也無法使用抗荷爾蒙治療來減少復發機會,因此許多患者對於治療沒有信心而放棄治療。劉建廷醫師提到,一但轉移復發,使用傳統化療的治療,平均存活時間只有一年左右,相對其他亞型的乳癌上,化學治療的副作用比較大,且隨著化學治療的時間越久,面臨到抗藥性的機率也會越高。

帶有BRCA基因突變 佔三陰性乳癌患者中5-6%

近年來研究發現,帶有乳癌BRCA基因突變的女性,終其一生罹癌的機率是正常人好幾倍,劉建廷醫師說,其中三陰性乳癌約有5-6%帶有BRCA1/2 基因突變,但是不同種族表現率不同。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的治療指引建議:(1)45歲以前被診斷為年輕乳癌患者、(2)罹患三陰性乳癌的患者、(3)家族病史、(4)男性乳癌、(5)乳癌患者其直系血親有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等族群,醫師建議考慮做BRCA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基因突變。

BRCA突變轉移性三陰性乳癌 

PARP抑制劑有助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時間 

BRCA基因是DNA生命密碼中扮演修復的重要角色,基因的缺損很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劉建廷醫師說明,DNA的修復有很多種方式,其中有一種修復是BRCA的路徑,以及PARP基因路徑,如果癌症細胞具有BRCA基因突變,其修復DNA的路徑會缺損,只能靠PARP酵素來修復損壞的DNA,同時在使用PARP酵素抑制劑去阻斷DNA修復,把各種DNA修復路經都阻斷,細胞就會凋亡,此種治療特別是用在基因缺損的癌症上特別有效。

劉建廷醫師指出,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除了化學治療,現在也有口服PARP標靶抑制劑納入健保給付於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對於病人來說多了一個治療選擇,「若是有BRCA基因突變,又使用精準標靶藥物治療,不僅有助提升治療成效,也可以延長病人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時間。」

三陰性乳癌治療發展迅速 千萬別輕言放棄

劉建廷醫師說,現在三陰性乳癌的治療上很有挑戰性,且風險因子較高,不過隨著越來越多藥物的開發進展,包括標靶藥物的進步、DNA檢測技術的進步,對抗三陰性乳癌的藥物進展非常迅速,一旦診斷為三陰性乳癌患者,最重要的是,仍鼓勵患者積極面對及配合治療,治療的成功率就能大幅提升。

【延伸閱讀】

基因檢測助攻精準治療 卵巢癌復發延後4倍

乳癌轉移了怎辦? 荷爾蒙治療合併標靶提升存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再增1例本土個案確診,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第924例個案是第839例(女友護理師)、第870例(第839例奶奶)同住接觸者,曾經採檢陰性,隔離期滿確診;另一方面,部立桃園事件員工與匡列接觸者,採檢都已超過半數,預計年後逐漸恢復運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香腸、臘肉、火鍋料等,這些都是年夜飯裡常見的菜餚,不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許嘉芸提醒,環境中致癌物質無所不在,許多加工食品含有「亞硝酸鹽」,吃下肚後,恐形成致癌物「亞硝胺」,提醒民眾力行「防癌新生活」,多吃新鮮蔬果,遠罹癌症威脅。 所謂「防癌新生活」就是養成「蔬果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國家健康政策也朝向於疾病發生前的超前部署,藉由發展「預防醫學、預測醫學及個人化醫療」3大領域,落實精準健康目標。其中,人體生物資料庫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有助預測個人疾病趨勢,提前預防、減少疾病發生,更能藉此降低醫療支出並實踐國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石器時代,人類每日的終極目標便是活下去!不是狩獵就是等著被狩獵,在每天消耗如此多的熱量之下,享用天然的食物來獲取能量,還得保存能量在身體之中以備不時之需。然而,人類處於大量勞動力的世代之久,人體跟不上科技變化的速度,保留了儲存能量的機制,勞動卻大幅下降,進而導致肥胖。加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