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轉移性三陰性乳癌高復發特性 PARP抑制劑精準打擊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高復發特性 PARP抑制劑精準打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三陰性乳癌有解嗎?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建廷表示,三陰性乳癌的治療上很有挑戰性,因為荷爾蒙受體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現為陰性,表示對抗荷爾蒙藥物、抗HER2的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不彰,因此可選擇的治療武器不多,導致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復發及高轉移的風險。所幸隨藥物進展,能精準打擊腫瘤細胞,透過PARP標靶抑制劑治療,有效大幅提升治療的有效率及延長病人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時間。

三陰性乳癌治療武器不多 治療充滿挑戰更加棘手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高復發特性 PARP抑制劑精準打擊

劉建廷醫師表示,乳癌約可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型是荷爾蒙接受器陽性,即雌激素接受器(ER)、黃體素接受器(PR)為陽性;第二類是人類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陽性;第三類是三陰性乳癌患者,因為ER、PR、HER2接受器都為陰性,表示針對抗荷爾蒙藥物、抗HER2的標靶藥物治療效果都不理想,只能單獨使用化學治療,也讓治療極具挑戰性。

三陰性乳癌具快速惡化、快速轉移、高復發的先天生物特性,加上後天可以選擇治療武器不多,也無法使用抗荷爾蒙治療來減少復發機會,因此許多患者對於治療沒有信心而放棄治療。劉建廷醫師提到,一但轉移復發,使用傳統化療的治療,平均存活時間只有一年左右,相對其他亞型的乳癌上,化學治療的副作用比較大,且隨著化學治療的時間越久,面臨到抗藥性的機率也會越高。

帶有BRCA基因突變 佔三陰性乳癌患者中5-6%

近年來研究發現,帶有乳癌BRCA基因突變的女性,終其一生罹癌的機率是正常人好幾倍,劉建廷醫師說,其中三陰性乳癌約有5-6%帶有BRCA1/2 基因突變,但是不同種族表現率不同。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的治療指引建議:(1)45歲以前被診斷為年輕乳癌患者、(2)罹患三陰性乳癌的患者、(3)家族病史、(4)男性乳癌、(5)乳癌患者其直系血親有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等族群,醫師建議考慮做BRCA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基因突變。

BRCA突變轉移性三陰性乳癌 

PARP抑制劑有助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時間 

BRCA基因是DNA生命密碼中扮演修復的重要角色,基因的缺損很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劉建廷醫師說明,DNA的修復有很多種方式,其中有一種修復是BRCA的路徑,以及PARP基因路徑,如果癌症細胞具有BRCA基因突變,其修復DNA的路徑會缺損,只能靠PARP酵素來修復損壞的DNA,同時在使用PARP酵素抑制劑去阻斷DNA修復,把各種DNA修復路經都阻斷,細胞就會凋亡,此種治療特別是用在基因缺損的癌症上特別有效。

劉建廷醫師指出,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除了化學治療,現在也有口服PARP標靶抑制劑納入健保給付於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對於病人來說多了一個治療選擇,「若是有BRCA基因突變,又使用精準標靶藥物治療,不僅有助提升治療成效,也可以延長病人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時間。」

三陰性乳癌治療發展迅速 千萬別輕言放棄

劉建廷醫師說,現在三陰性乳癌的治療上很有挑戰性,且風險因子較高,不過隨著越來越多藥物的開發進展,包括標靶藥物的進步、DNA檢測技術的進步,對抗三陰性乳癌的藥物進展非常迅速,一旦診斷為三陰性乳癌患者,最重要的是,仍鼓勵患者積極面對及配合治療,治療的成功率就能大幅提升。

【延伸閱讀】

基因檢測助攻精準治療 卵巢癌復發延後4倍

乳癌轉移了怎辦? 荷爾蒙治療合併標靶提升存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母親節將至,醫師特別呼籲生過多胎的婦女,在辛勞撫養多位孩子之餘,也要用「健康檢查」好好照顧自己!高產次婦女屬於子宮頸癌高危險群之一,但往往因為害羞,或認為已停經、久無性行為而疏於檢查,然而門診中常見更年期婦女因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發現零期子宮頸癌病變,有幸得以及早治療。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健康與快樂會讓人美麗,而這都可靠運動來達到喔!雲林縣一位50多歲的翁媽媽,身材一年比一年臃腫,肥胖不但讓她失去自信,健康也逐漸走下坡;因此,翁媽媽報名參加國健局的體重管理計畫,跟著社區運動團體老師一起做運動,每個禮拜跳2到4次土風舞和做瑜珈,五個月的時間,體重原來66.5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防範H7N9流感疫情,政府頒布「禁止違法屠宰與販售活禽」政策將於五月十七日上路;專家表示,電宰雞肉經由適宜的溫度控管,不但可保留雞肉的營養成份,而且口感更好。為排除民眾對於食用電宰雞的疑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特別邀請台大動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台灣區電動屠宰工業同業公會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又再新增一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根據疾管局統計,今年至今已累計四例麻疹確定病例,都是境外移入,其中三例均未滿一歲;該局強調,家長應避免帶未滿1歲及未完成MMR疫苗接種的幼兒前往麻疹流行地區,以降低感染機會。疾管局公布今年第4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為一名居住於北部的10個月大女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