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轉腎!腸道透析 慢性腎臟病患新選擇

轉腎!腸道透析 慢性腎臟病患新選擇

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台北報導

台灣的末期腎病變無論在發生率或盛行率都是世界第一,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於11.9%。如何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衰退的速度,是政府與醫界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主任林志慶指出,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除了控制血壓、血脂、尿酸以及糖尿病的血糖或腎絲球腎炎的免疫調節外,還要考慮改善病患的貧血、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病變、腎性骨病變、電解質異常以及酸鹼失調等併發症的多面向治療。

林志慶說明,現有藥物如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葡萄糖鈉離子共同運轉器抑制劑和Pentoxifylline,雖能延緩腎功能衰退的速度,但仍很少有藥物能夠逆轉腎功能的衰退而直接改善腎功能。近年日本研發出奈米科技碳素粒子(代號AST-120) 經由多國多中心的大型臨床研究證實其改善腎功能的臨床效應,台灣已上市並收載於臨床治療指引。林志慶說明,至於其它食品植物碳成份僅可作為食品添加物的著色劑使用,無法做為醫療用途無法改善腎功能,甚而宣稱療效產生醫療糾紛,著實不可不慎。

基隆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吳逸文表示,腎臟負責代謝身體的毒素及排泄水分,也在電解質,血壓及貧血的調節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旦腎臟功能惡化,許多毒素會慢慢累積在體內,造成器官傷害。

吳逸文舉例,飲食進入腸道的成分經腸道代謝後,會產生養分亦會形成內毒素,如親蛋白尿毒素,這些毒素會藉由誘導複雜的氧化還原病變、DNA甲基化的改變及細胞衰老的現象,造成腎臟結構及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異常,導致腎臟及心臟血管功能的改變,而文獻顯示,若能有效降低這些毒素,即可減緩腎功能的惡化。

吳逸文指出,日本現在就有新的「腸道透析」治療,研發奈米科技粒子尿毒素吸附劑,吸附腸道內的親蛋白尿毒素排出體外,降低其濃度,達到抗氧化和血管保護的作用,進而改善腎功能,這一類治療可以輔助傳統藥物及飲食控制,達到更好的保護腎臟的效果,提供病患更多的治療選擇。

吳逸文提醒,針對嚴重便秘、腸道功能異常或曾接受腸道手術的患者,需要謹慎使用;臨床也發現不少腎病患者,輕信服用誇大療效和有安全風險的竹炭成分和一般活性碳成分製品,在未經長期大型臨床研究證實其安全性和腎臟保護效益的前題下,反而可能延誤改善腎功能的契機。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變種「Nu」打亂跨年活動大鬆綁? 陳時中突然不談跨年指引了

遭諷「行政院三寶」欠回收 陳時中開口了!一句話回擊費鴻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賴慶鴻醫師 「不論是開運或是為了要讓五官更立體,最需要調整的部位往往是俗稱印堂的額頭,其次才是位居五官中心點的鼻子。」賴慶鴻醫師說進一步說明。「額頭佔臉部比例三分之一強,也主宰了五官比例是否完美。」 你的前額老起來放? 有些女孩眼、鼻、唇拆開來看都算精緻,但一同出現在臉上卻沒有加分,反倒扣分,整...

閱讀詳情 »

文/尹海崴 韓流天王裴勇俊去年十月開心當爸爸。最近斐帥的太太朴秀真,在產後容光煥發的現身,氣色極佳的她被網友盛讚,依然甜美如少女。 事實上,崴崴常覺得「即便升格人妻、人母,能夠甜美如少女,不要有黃臉婆的疲態」是許多女性們共同的夢想啊! 今年39歲的Jessie是上班族,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正因為...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每當身體不舒服時,總會發出各項警訊來求救,不管是疼痛、疲倦、沒精神等等。其實除了這些感覺之外,皮膚的不適狀況,更是體內所發送的具體求救訊號,絕對不可輕忽。 最常見的皮膚症狀,莫過於過敏的反應。引起過敏的原因很多,由於環境、飲食或天氣,出現了皮膚紅腫、搔...

閱讀詳情 »

年假開始,大家都計劃好要如何好好享受新年假期了嗎?過新年,免不了要闔家聚餐、打麻將、放鞭炮,然而,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提醒,開心度假之餘也別忘了留意身體健康,建議大家盡量維持正常飲食與作息,避免天天熬夜或久坐打牌,尤其慢性病患者仍須做好飲食與藥物控制,才能健康康歡度新年喔!  年節常見的健康問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