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多發性骨髓瘤免慌!健保給付標靶組合治療可望拚出10年存活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背痛、貧血、骨質疏鬆…這些在老人家身上常見的症狀,其實通通有可能是被稱為「老人癌」的「多發性骨髓瘤」警訊!由於特徵與老化症狀相符,常被忽略而延後就醫,在台灣,每年新診斷的病患中,依一到三期分類 ,絕大多數都落入「第二、三期」,不少人一聽就嚇得以為晚期沒救了,但醫師要患者別緊張,在健保給付幫了大忙下,靠著口服加針劑的標靶藥物組合型療法,有望拚上10年存活期 。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骨髓中漿細胞不正常增生的血液型惡性腫瘤 ,根據統計,約占所有血液腫瘤的10% 。常見導致貧血、腎衰竭或影響骨頭、骨頭酸痛、骨折 等。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曾慧恩指出,多發性骨髓瘤在台灣好發於65歲以上銀髮族群,每年平均新增確診數為700到800人,尤其集中於65歲到68歲老年族群 。

與一般熟知的固態腫瘤分期不同,多發性骨髓瘤主要依血液數值來分期,分為一到三期1,偏偏因為初期常見的腰痠背痛、貧血、虛弱無力、易疲累等症狀,患者多數會先跑遍骨科、腎臟科或是神經科就診無效後,才輾轉到血液腫瘤科確診,能夠早期發現者幾乎少之又少。

曾慧恩補充,即使看到「第三期」也不代表晚期沒希望了!事實上,多發性骨髓瘤受惠於近年藥物進步,藥物選擇多了,效果也越來越好,即便不符「身體狀況佳+年齡小於65歲」的自體幹細胞移植門檻 ,新型標靶藥物依舊可以成為無法移植時的生機。曾慧恩就曾收治一名75歲男子,長期依賴止痛藥來減緩自身骨頭痛的困擾,直到日前痛到爬不起身,止痛藥全失效後,才知道自己有多發性骨髓瘤,即時接受標靶藥物注射,打了2劑便可自行起身,一個月後症狀改善,直呼「輕鬆多了!」

曾慧恩強調,類似狀況在門診中比比皆是,因為標靶藥物是以癌細胞為目標的精準療法,同時還能避免高劑量化療難以忍受的副作用,已經成為醫師一線使用的利器。標靶藥物有口服或注射等劑型,目前臨床治療以3種藥物的合併治療效果最好,即以免疫調節劑搭配蛋白酶體抑制劑與類固醇的組合型療法,一舉打破過去多發性骨髓瘤平均2年後會復發的宿命,讓無惡化存活期「翻倍」拉長至4到5年;甚至可以上看10年的存活期2。更重要的是,有9成的患者皆適用有反應,且新型標靶藥物也已納入健保給付,減輕民眾負擔。

預防多發性骨髓瘤,曾慧恩醫師建議,定期接受健檢是重要的一步,透過抽血檢查長期追蹤高血鈣、貧血等數值,關注腎功能是否惡化、有沒有異常骨鬆,皆有助於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用藥後生活品質就能大幅提升。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再爆年僅18歲年輕女性打完BNT死亡! 莊人祥曝47天來救治實況

「同住家人」新三大禁令! 7天不准大眾運輸、禁入百貨賣場、取消就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不少女性深受私密處感染及異味的問題,尤其氣溫炎熱時更是惱人,到底該怎麼清潔才正確?私密處清潔劑真有必要性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其實一般女性只要注意清潔、減少悶熱環境、勤換衛生用品就可讓私密處維持健康的狀態;此外,在性行為後最好先排尿、再沖洗,更有助於維持私密處的清潔與衛...

閱讀詳情 »

今天是秋冬防疫專案上路的第一天,民眾即日起出入8大類場所應配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依法開罰。防疫新專案上路首日,東門市場不少攤商早有準備,人人都有配戴口罩,不過或許是專案上路第一天,仍然有少部分民眾未戴口罩,經提醒後皆有戴上。走進東門市場,外頭早已做好宣導標語,上面寫著「排等時保持間距,請配戴口罩進出...

閱讀詳情 »

發作與早期症狀 家屬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辨認思覺失調症的早期症狀。這個問題和復發不同,第十一章將討論復發的問題。這些家屬正在教養很難搞定的青春期孩子,卻不知道孩子是否罹患思覺失調症。已經有孩子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家屬也擔心其他年幼的孩子是否罹病。 當我們想到思覺失調症的早期症狀時,必須記得:首次發病...

閱讀詳情 »

  文/李柔萱 採訪諮詢/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吳怡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早產寶寶出生時,仍有許多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呼吸道、心臟與腸胃道等器官都容易出現併發症,因此照護早產兒時,在體溫、哺乳、睡眠及親子互動都需特別注意。   早產兒的存活率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