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半數成年人曾染幽門螺旋桿菌 常見檢測方式有3種

近半數成年人曾染幽門螺旋桿菌 常見檢測方式有3種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1項研究發現,國內成年人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達到5成,約每2人就有1人曾經遭受感染。腸胃科醫師蕭敦仁提醒,若家中成員被感染,其他家人一定要接受檢查,一起服用抗生素來殺菌。

 

蕭敦仁說明,幽門螺旋桿菌或幽門桿菌(學名Helicobacterpylori)屬於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能躲過強烈胃酸的攻擊,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內。其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播,一旦感染後會導致發炎,引發潰瘍,甚至可能發展成胃癌。

 

絕大多數感染者並無明顯病徵,但仍有部分的人會出現腹痛、腹脹、噁心、打嗝、食慾不振、嘔吐及胃痛等症狀。蕭敦仁指出,目前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方法有:

 

1.傳統方式為糞便檢測,觀察是否有細胞抗原。

2.另一方式為透過吹氣,由碳13同位素來檢視是否含有活性幽門螺旋桿菌

3.透過胃鏡進行切片,以病理檢驗方式確定是否感染,或於胃鏡檢查時取出胃黏液檢體,利用「幽門螺旋桿菌尿素酶檢測試劑」檢驗活菌體。

 

目前以碳13同位素吹氣以及胃鏡檢測最為普遍,確診後使用抗生素殺菌的效果顯著,只需用藥2周,成功率可達9成5以上。

 

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幽門螺旋桿菌尿素酶檢測試劑」包含尿素及酚紅指示劑,檢測原理是利用幽門螺旋桿菌具有分泌大量尿素酶的特性,能水解尿素,產生氨和二氧化碳,改變pH值,導致指示劑顏色產生變化。

 

如果檢體帶有幽門螺旋桿菌,反應結果會呈現粉紅色至紅色而判讀為陽性,反之,呈現黃色則為陰性。該試劑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管理,須由專業人員操作。

 

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口口相傳」,蕭敦仁提醒,若家中有人感染,所有成員都應該受檢,確定感染後應該一起治療,否則可能再傳給其他家人。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人吃飯一定要有辣,從小辣、中辣、到大辣步步上升,然而辣度太強很容易刺激食道與腸胃外,胃酸逆流也容易發生腐蝕灼傷,聲帶健康恐怕也會受影響,讓聲音聽起來沙啞或低沉,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中心主治醫師張智惠提醒,如果感覺講話容易疲倦、沙啞感、異常低沉,趕快找專業醫生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肆虐之下,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快樂缺氧(又稱隱形缺氧)症狀,若無及時就醫,可能發生猝死之憾事。為避免因「快樂缺氧」猝死再傳,臺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聯手多家科技公司共同開發「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幫助醫護人員即時監測隔離患者的生理變化,更結合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打造「混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已近兩月,期間多採居家辦公、學習,活動量大幅降低,在家嘴饞、零食點心供應不缺,體重無意識就可能失控。根據國內外許多新冠肺炎研究分析,「肥胖」是感染和導致重症,甚至降低疫苗保護力的高風險因素。然而無法外出、上健身房,除了在家運動外,現在也能藉由科技安全甩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最強IG名模Angelina(陳怡安)熱愛健身,即使居家防疫還是不忘保持良好身材,重視外型的她,曾在社群媒體的限時動態上,分享自己牙齒變美的心路歷程,從當初牙齒不對稱、齒色不均,到耐心完成矯正和貼片療程後,拍照時更能大方展露笑容,讓她更顯自信與活力,她也呼籲民眾,牙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