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百歲伯伯身體痛 竟是缺乏維生及礦物質

近百歲伯伯身體痛 竟是缺乏維生及礦物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95歲榮民伯伯, 20年前開過腰椎的椎間盤手術,但從2年前開始有下背痛及腳痛的問題,近半年來開始有跛行且下肢水腫的情況發生,最近更是疼痛不耐到需要輪椅的輔助,所以前往醫院就診,檢查檢果為維生素C缺乏的症狀,顯示出伯伯平常蔬果攝取量有所不足。

無法改變生活環境 從改變營養攝取下手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嘉祐表示,「營養醫學」是一門比較新的學問,整合了醫學及臨床營養,研究營養素與疾病預防治療的關連。疾病的本質是人體細胞受損傷的過程,而治療的過程則是實際上是受損傷細胞的修復過程。慢性退化性疾病是由於長期不良的生活方式、遺傳和生活環境(包括飲食、空氣、水、生活壓力、飲食習慣)造成的。

國人鈣不足最嚴重 鈉攝取過多

根據102年至105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飲食攝取中最嚴重缺乏的維生素是脂溶性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E,而在由飲食攝取的礦物質部分則是以鈣不足的狀況最為嚴重,其次為鎂,再者為鋅及鐵,鈉則是有攝取過高的情形。

營養均衡 不怕疾病上身

張嘉祐醫師表示,現代醫學如果忽視膳食與疾病的關連性,此種對於根本問題的忽視,可說是只有一隻眼睛的醫學。只要人體細胞擁有良好的生態及正常、均衡的營養,基本上是不容易得到疾病的,因此未來顯然要考慮到細胞的營養及代謝問題,這也是營養醫學所關注的部分。

【延伸閱讀】

友華捐贈祛痰藥 可助近3300位新冠肺炎病人

牙齒亂等長大再矯正? 醫師籲:『有幾種情況,矯正不能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今(8)日新冠本土無新增,已連續9天;死亡病例增加1例,個案(案14970)是一位40多歲女性,7月2日確診,9月28日死亡;境外移入新增12例,再確認11例境外移入感染新冠Delta變異株。 ▲10月8日新冠肺炎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人都在等待接種莫德納第2劑,雖然莫德納今(8)日自採第8批到貨,卻出現不法分子在網路兜售莫德納,1劑要價6000元,號稱台北市萬華某診所,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有違法就請地方單位查處。 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媒體詢問有網路開價兜售莫德納殘劑,副指揮官陳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疾病,約有5至10%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曾碰到過,最常見於十二指腸和胃。長庚紀念醫院藉由院內臨床數據發現,十二指腸潰瘍不管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盛行率都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胃潰瘍合併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無此現象,進一步研究發現,關鍵在於幽門螺旋桿菌基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高雄報導】才在社區走了一小段路,68歲陳媽媽就喘個不停,手扶著行道樹,休息10幾分鐘,她心想疫情期間才3個多月沒有運動,怎會體力就明顯退步,不僅走路喘,大腿也顯得沒力。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醫科主任李純瑩表示,最近4個多月來,許多長輩宅在家裡,久坐不動,以致肌力下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