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今增1新冠死亡住院治癌染病 境外移入突破性感染上升

今增1新冠死亡住院治癌染病 境外移入突破性感染上升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今(8)日新冠本土無新增,已連續9天死亡病例增加1例,個案(案14970)是一位40多歲女性,7月2日確診,9月28日死亡境外移入新增12例,再確認11例境外移入感染新冠Delta變異株。


今增1新冠死亡住院治癌染病 境外移入突破性感染上升

▲10月8日新冠肺炎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死亡個案是40多歲女性,具有惡性血液腫瘤相關疾病與其他確診者接觸史,6月24日因腫瘤疾病住院治療,6月30日喉嚨痛採檢,7月2日確診,住院期間同時治療2種疾病。


羅一鈞持續說明,經歷約3個月治療,個案不幸在9月28日病逝,病因包括血液腫瘤相關併發症,9月28日相隔今天算是最近發生,沒有延遲通報發生。


有關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新增12例境外移入個案,為7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其中11例分別由美國(2例)、緬甸(4例)馬來西亞、菲律賓、英國、日本、印尼(各1例)入境、餘1例調查中。


針對境外移入基因定序分析,羅一鈞說明,再確認11例境外移入感染新冠Delta變異株,全都接種過新冠疫苗,有9例符合突破性感染;7月2日累計至今,共458例境外移入,突破性感染118例占25%,比9月的20%稍微上升。


今增1新冠死亡住院治癌染病 境外移入突破性感染上升

▲10月1日至7日境外移入感染病毒分析。(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羅一鈞提醒,新冠Delta變異株傳染力很強,即便已經接種完2劑疫苗,仍然有感染風險,仍然要維持戴口罩、勤洗手習慣,也鼓勵尚未接種疫苗民眾,施打疫苗取得完整保護力,重症機會能夠降低。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外景主持人最怕紫外線!陳俋塵公開肌膚防曬保養秘訣
▸新冠死亡個案9成有慢性病史 「i顧健康」落實三高控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的4月20日是春季最後1個節氣「穀雨」,此節氣開始雨水會較為豐沛,有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因而得名,通常在穀雨之後,較不會像初春一樣乍暖還寒,而是漸漸邁向夏天的季節。 肝火旺加上濕氣重 過敏、身痛、好鬱卒 中醫師康涵菁說明,因應節氣變化身體會出現相應的症候,像是由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現代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使用手機上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長輩也會使用手機滑臉書、傳LINE、追劇等。但您知道過度使用3C的習慣,可能會加速白內障形成? 白內障恢復視力須換人工水晶體 醫:按照需求選擇 霖陽眼科診所醫師李尹暘指出,白內障的主因是因年齡增長導致水晶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影像醫學技術持續進步,從X光、超音波,而後發展出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及正子斷層掃描(PET),再到整合單種以上造影技術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與正子磁振造影(PET/MRI),適用的醫學領域不斷擴增,同時也讓越來越多患者能因此受惠,但事實上,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仔細看,你或身邊的人耳朵靠近臉頰處,有沒有小黑洞?藝人邵雨薇曾在FB分享自己的耳朵特寫,除了耳環與耳洞外,還可看出接近臉部的地方,有個黑色小洞。她說這是「耳前廔管」,「這是一種先天性畸形,平時不會有事,但被感染的話就會很難治療。」實際上,耳前廔管雖發生率僅2.5%,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