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距離視力好重要! 他重度白內障術後仍可滑手機、閱讀

近距離視力好重要! 他重度白內障術後仍可滑手機 閱讀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60多歲的退休公務員,近年來視力越來越模糊,近視度數也不斷增加,就診才發現原來是高度近視引發重度白內障,造成日常生活相當不便。他原本擔心白內障手術後會影響日常用眼習慣,經醫師建議選擇全焦段人工水晶體,不但可以滿足平時退休生活的興趣,使用手機、閱讀書籍等近距離用眼需求,連開車上路都不成問題,滿足白天、夜間等各種用眼需求,對於術後生活十分滿意。

40歲之後近視度數明顯增加 99%是白內障引起!

光明眼科院長楊智欽指出,高度近視、人口老化,是造成白內障發生率增加的主因,40歲之後近視度數明顯增加,近99%都是白內障造成,而視力模糊就是白內障最明顯的症狀。根據白內障的位置不同,症狀也可能不同,像是因高度近視引起的核性白內障,患者的近視度數會持續加深且須不斷更換眼鏡,也較容易畏光。

此外,白內障也會造成視力下降,容易引起日常生活不便,有開車需求者更可能增加車禍意外的發生;嚴重白內障甚至也可能造成失明。白內障初期可使用眼藥水延緩惡化,但效果相當有限,最終仍須接受手術治療,建議及早置換人工水晶體,以免增加手術的風險。

人工水晶體選擇多 醫:近距離視力符合現代人用眼需求

根據楊智欽院長臨床觀察發現,白內障手術患者平均60-70歲,通常年長患者對於治療的期待是可以恢復到年輕時的視力,同時改善近視及老花,因此人工水晶體選擇非常關鍵。他補充說明,各類型人工水晶體各有優缺點,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看遠,看近模糊;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能看遠、看近,但中距離看不清楚;而最新的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有較佳的近距離視力外,更提供遠中近連續視力,相較於多焦點可降低夜間光暈、眩光的情形。

不過,他強調,人工水晶體的選擇必須根據患者眼睛的條件,以及了解患者的期望,因此,術前溝通就非常重要。舉例來說,日常有用手機、看電腦或電視,以及種花、煮菜、開車等多功能的視力需求,建議選擇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才能滿足遠中近的連續視力,術後看得清楚,也讓生活也更為便利。但有可能降低些微視力清晰度及明亮度,也並非每個患者都適用,若有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睛血管病變的患者則需考量其他人工水晶體。

挑選人工水晶體常見「睛選5撇步」:1.晶體材質經臨床長期驗證;2.晶體設計可降低二次白內障發生;3.矯正最多球面像差,提升夜視力;4.低折射、低色散雙低材質,提升視覺對比度;5.保留藍光,提升夜間視力並維持生理時鐘節律。

發生視力模糊 及早檢查找出原因

楊智欽醫師提醒,視力模糊不一定是白內障,也有可能是眼睛乾澀,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甚至是眼中風造成;一旦出現視力模糊,建議就醫接受眼睛詳細檢查,千萬不要自我診斷是白內障,而延誤了治療某些眼疾的最佳時機。

【延伸閱讀】

國際白內障屈光手術論壇 台灣眼科醫療連結世界

幼兒歪頭、斜視、瞇瞇眼恐是「弱視」! 別錯過黃金治療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6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xiachufang nowscore)過年後最想做的事就是將過年吃進的油脂全部刮除!想減肥的女性朋友們,首先要根治便秘,排毒是關鍵。用山楂來泡水喝,既減肥瘦身又健胃消食,喝3天,清腸刮油,永遠不會便秘,自然長不胖。1、選擇好的干山楂選擇干山楂時,盡量選擇顏色亮一...

閱讀詳情 »

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這些徵兆! 目前平均每年就有超過20000名婦女被診斷出有卵巢癌,這屬於婦女疾病中癌症的第五名,通常被稱之為55歲以上婦女的「無聲殺手」,但並非只有過了55歲的女性才會患上這種病。卵巢癌的症狀是非常難以察覺的,甚至有案例是因為懷孕才碰巧發現有卵巢癌,這種症狀不容忽視卻又難發現徵兆,...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nipic)   研究證明:青蘋果的味道可以幫助消除焦慮情緒,使精神壓抑者變得輕鬆愉快,壓抑感消失。另有研究發現,聞蘋果的味道可以緩解受試者的頭痛。研究者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蘋果的味道可以使人的頭頸部肌肉變得放鬆。 1、預防癌症預防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顯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在台灣,每5分鐘就有1人罹癌,癌症對於大眾來說如同「絕症」,尤其台灣民眾又面臨黑心食品、PM2.5等因素導致民眾對於自己的健康更加憂慮。而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提醒民眾防癌、抗癌的重要。 癌症已成民眾隱憂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表示,癌症已經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