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首揭細胞「無合成分裂」 中研團隊登《Nature》期刊

首揭細胞「無合成分裂」 中研團隊登《Nature》期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家只知道兩種細胞分裂方式──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透過製造新的細胞,讓生物體的發育、生長與繁殖成為可能。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振輝團隊在研究斑馬魚發育時,意外發現另一種獨特的細胞分裂方式,其分裂過程不需要進行遺傳物質(DNA)複製,因此命名為「無合成分裂」,於111年4月登上知名國際期刊《自然》(Nature),並獲專文推薦。

斑馬魚分裂增生 不具完整母細胞DNA

陳振輝研究團隊以斑馬魚為研究對象,意外發現,當斑馬魚在個體發育的特定階段,最表層的皮膚細胞──原被認為是不會分裂增生的體細胞,其單一母細胞竟然可以分裂2次,共產生4個子細胞,且這些子細胞皆不具有完整的母細胞DNA。

兩次「無合成分裂」 表面積增6成

陳振輝研究團隊利用一個數學幾何模型作為基礎,與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許昭萍、顏清哲博士跨領域合作,進行細胞體積變化的定量分析,他們發現斑馬魚單一表皮細胞經過兩次「無合成分裂」之後,整體的表面積可增加6成。

陳振輝研究員表示,由於斑馬魚幼魚在特定的發育階段長得很快,體表面積需要快速增加,為了維持一個穩定的皮膚雙層結構,下層的表皮幹細胞以正常的「有絲分裂」來增生,但是上層已分化的表皮細胞恐已失去此選項,轉而進行「無合成分裂」。

新型細胞分裂 仍待研究探索

這種分裂方式能讓表皮細胞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能有彈性的快速延展,使生物個體有效率地增加體表局部面積,以維持表皮細胞穩定的覆蓋率。此為斑馬魚幼魚在特定發育階段所利用的應急策略。

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對「無合成分裂」的了解尚在初步階段。由於斑馬魚是脊椎動物,也是科學家研究個體發育、再生反應及人類疾病常用的模式生物,他們預測此一新型的細胞分裂方式,或許不只限於斑馬魚體表的表皮細胞,仍有待更多研究探索。

【延伸閱讀】

中研院、莫德納研發次世代疫苗 對抗Omicron實驗結果出爐

新冠病毒檢測只需3分鐘! 中研院研發全球首款晶片檢測系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6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基因檢測找出合適藥物 產後媽媽成功延命為母則強!晚期大腸直腸癌不放棄!有位30歲的年輕媽媽陳小姐,已有一個6歲的活潑男孩,喜獲第二個小寶寶,剛成功順產完的她,發現自己生產完後肚子卻沒有消退的跡象,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數顆腫瘤,嚇得她趕緊安排進一步的檢查,竟確診罹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起跑槍聲響起,癌症病友及親友一起青春開跑。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日前在新北市三重大台北都會公園舉辦「為癌而跑公益路跑」活動,鼓勵癌友走出來。癌友路跑選手李先生說,路跑是非常好的運動,只要有跑就有運動,謝謝主辦單位舉辦這次的路跑。癌友親友路跑選手黃先生則說,如果出來運動,身體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了鼓勵乾癬病友積極接受治療,勇敢面對病魔,花蓮慈濟醫院日前舉辦乾癬病友會衛教講座,邀請到皮膚科主任洪崧壬、風濕免疫科醫師潘郁仁、營養師蘇真瑩等,分享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治療訊息與飲食方式;另外,積極接受治療的童姓病友,也在現場特別吹奏洞簫,希望能鼓勵與自己相同的病友,千...

閱讀詳情 »

不知從何時開始,街頭巷尾流傳起「早上的水果是金,中午的水果是銀」的說法。有人認為水果含有大量維他命C、酵素,都是有益健康的營養成分。或許因為這樣的觀念,再加上水果看起來是非常健康的食物,因此,不少人習慣把水果當一餐早餐來吃,到底這樣的吃法是否正確? 吃水果補滿維生素C?稻米、小麥、蔬菜等食物也都含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