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產後媽媽肚未消 驚覺罹患轉移性大腸癌

產後媽媽肚未消 驚覺罹患轉移性大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基因檢測找出合適藥物 產後媽媽成功延命

為母則強!晚期大腸直腸癌不放棄!有位30歲的年輕媽媽陳小姐,已有一個6歲的活潑男孩,喜獲第二個小寶寶,剛成功順產完的她,發現自己生產完後肚子卻沒有消退的跡象,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數顆腫瘤,嚇得她趕緊安排進一步的檢查,竟確診罹患大腸癌,且已轉移到肝臟。

幸運的是,經由RAS基因檢測確診為沒有基因突變的患者,可選用抗表皮生長因子藥物治療,更因為效果良好,治療過程中能順利的將部分肝臟腫瘤切除,整個控制時間長達四年之久。這段療程不僅讓她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更讓她有時間陪伴家中的兩個孩子,伴隨著他們成長。

驚! 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世界排名第一

根據統計,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世界排名第一,每年有超過1萬5000人確診,令人聞風喪膽。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饒坤銘副院長表示,跟以往的醫療水準相比,目前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平均存活率都可超過兩年以上,藥物的選擇性也比以往多,只要積極治療,晚期大腸直腸癌也不再是不治之症。

晚期腸癌非末日 RAS基因檢測精準治療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精準醫療儼然成為「顯學」,在標靶藥物及基因檢測問世之下,癌症治療愈來愈具專一性,客製化屬於不同患者的治療方式,不僅延長患者存活期,生活品質也跟著提升。饒坤銘醫師表示,RAS基因檢測為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中最重要的檢測項目,目的在於可篩選出患者類型,並安排合適的治療方式,直接切入治療,精準把握黃金治療期。

饒坤銘醫師指出,而針對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其治療目標主要還是希望可以透過標靶藥物搭配化學治療的方式,將腫瘤縮小後進行切除,以達到根治的目標;若腫瘤過大無法切除者,則以控制病情、改善症狀,能有效延長存活時間為目標。饒坤銘醫師提到,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日新月異,只要積極治療、遵照醫囑,都有可能像這位個案一樣,延長存活時間,甚至根治。

篩檢不輕忽 義大醫療體系提供完善服務

近年來,政府不斷推廣腸癌糞便潛血檢測,希望能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對此,饒坤銘醫師補充說明,糞便潛血檢測雖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卻是不可輕忽的大腸直腸癌篩檢工具。大腸直腸癌最怕的就是延誤就醫,若檢查發現有潛血反應者,千萬不要因懼怕大腸鏡檢查而逃避,及早發現病情,就能有效治療。

饒坤銘醫師進一步說明,義大醫療體系非常重視各項篩檢,醫療器材、醫療技術也都在水準之上。最重要的是在多科團隊合作之下,配合最新、最精準的治療,病患得以獲得良好的照護。醫療團隊也會協助患者及家屬一起渡過艱辛的抗癌之路,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1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今年25歲的李先生,因持續腹瀉、左下腹痛又便血近一個月,在診所接受藥物治療也無效後,轉自三軍總醫院就診,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腸炎。遺憾的是,這類自體免疫疾病無法根治,患者可能得面臨終生腹痛、腹瀉等症狀,只能透過藥物控制。收治該名患者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昌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國內嬰幼兒過敏比率逐年攀升,每3人就有1人過敏,尤其在台北市等都會區,兒童發生過敏機率更增加5成以上。中醫師指出,幼童的臟腑嬌嫩,對抗過敏原功能較差,容易引發呼吸系統或皮膚等過敏反應,透過中醫調養可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結核病患需要接受6至9個月的治療,其實曾與結核病患共同居住,或密切接觸的人也需要接受9個月的預防性投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護理長施秀珍指出,包括結核病接觸者或一般民眾,平時也應加強自我檢測,透過7分篩檢表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結核病的發生率從94年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2013血友好棒!獎學金」由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與拜耳醫療保健事業群共同主辦,頒獎典禮順利於23日在高雄圓滿落幕,本屆以「FACTOR in the Future改變現在 凝聚未來」為主題,讓血友病學子在不同的領域發揮長才,展現自信,凝聚血友病學子的團結精神,一同克服病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