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產後媽媽肚未消 驚覺罹患轉移性大腸癌

產後媽媽肚未消 驚覺罹患轉移性大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基因檢測找出合適藥物 產後媽媽成功延命

為母則強!晚期大腸直腸癌不放棄!有位30歲的年輕媽媽陳小姐,已有一個6歲的活潑男孩,喜獲第二個小寶寶,剛成功順產完的她,發現自己生產完後肚子卻沒有消退的跡象,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數顆腫瘤,嚇得她趕緊安排進一步的檢查,竟確診罹患大腸癌,且已轉移到肝臟。

幸運的是,經由RAS基因檢測確診為沒有基因突變的患者,可選用抗表皮生長因子藥物治療,更因為效果良好,治療過程中能順利的將部分肝臟腫瘤切除,整個控制時間長達四年之久。這段療程不僅讓她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更讓她有時間陪伴家中的兩個孩子,伴隨著他們成長。

驚! 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世界排名第一

根據統計,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世界排名第一,每年有超過1萬5000人確診,令人聞風喪膽。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饒坤銘副院長表示,跟以往的醫療水準相比,目前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平均存活率都可超過兩年以上,藥物的選擇性也比以往多,只要積極治療,晚期大腸直腸癌也不再是不治之症。

晚期腸癌非末日 RAS基因檢測精準治療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精準醫療儼然成為「顯學」,在標靶藥物及基因檢測問世之下,癌症治療愈來愈具專一性,客製化屬於不同患者的治療方式,不僅延長患者存活期,生活品質也跟著提升。饒坤銘醫師表示,RAS基因檢測為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中最重要的檢測項目,目的在於可篩選出患者類型,並安排合適的治療方式,直接切入治療,精準把握黃金治療期。

饒坤銘醫師指出,而針對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其治療目標主要還是希望可以透過標靶藥物搭配化學治療的方式,將腫瘤縮小後進行切除,以達到根治的目標;若腫瘤過大無法切除者,則以控制病情、改善症狀,能有效延長存活時間為目標。饒坤銘醫師提到,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日新月異,只要積極治療、遵照醫囑,都有可能像這位個案一樣,延長存活時間,甚至根治。

篩檢不輕忽 義大醫療體系提供完善服務

近年來,政府不斷推廣腸癌糞便潛血檢測,希望能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對此,饒坤銘醫師補充說明,糞便潛血檢測雖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卻是不可輕忽的大腸直腸癌篩檢工具。大腸直腸癌最怕的就是延誤就醫,若檢查發現有潛血反應者,千萬不要因懼怕大腸鏡檢查而逃避,及早發現病情,就能有效治療。

饒坤銘醫師進一步說明,義大醫療體系非常重視各項篩檢,醫療器材、醫療技術也都在水準之上。最重要的是在多科團隊合作之下,配合最新、最精準的治療,病患得以獲得良好的照護。醫療團隊也會協助患者及家屬一起渡過艱辛的抗癌之路,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1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今年92歲的江伯伯,糖尿病史已有16年,6年前曾因心肌梗塞住院,植入一根支架,之後分別在內分泌科及心臟科定期看診,以致偶有重複用藥之虞;直到他接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糖尿病心臟病整合門診,由兩位醫師同時看診,之前重複用同類藥物的情形也獲得改善。透過整合門診 候診人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陳小妹六個月大時出現腹瀉及發燒,媽媽注意到陳小妹的糞便有鮮紅色血絲與黏液,帶她到診所就醫,初步診斷為感染性腸胃炎,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後,症狀依舊反覆發作,持續半年未有好轉跡象。1歲3個月時前來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腸胃科門診,發現消化道有嚴重潰瘍情形,經大腸切片檢查確診為克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重型海洋性貧血為公告罕見疾病,依罕病通報資料顯示,至105年底全國累計個案共345人。國民健康署呼籲育齡男女,如家人為海洋性貧血患者或為帶因者,自己應接受海洋性貧血相關檢查,而準媽咪應與產檢醫師討論是否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及相關遺傳諮詢服務,以保障下一代健康。「海洋性貧...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 No.121) 採訪撰文/高芷瑩.本文特別感謝陳振坤醫師、李昱墨老師提供專業諮詢 一個人的性格運勢,從面相就可以看出,不管是福相,還是倒楣相。而與他人相處也可以從面相得知,是否真心或假意。你待人真心嗎?還是表面做做樣子當個偽君子呢?本期《醫美時尚》就讓你可以簡單的分辨對方是真心對待還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