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是我第一次懷孕,胎兒快窒息時,丈夫選擇了女兒…沒想到最後是這樣!!

這是我第一次懷孕,胎兒快窒息時,丈夫選擇了女兒…沒想到最後是這樣!!

圖片翻攝自daliulian,僅為示意,圖文無關

懷孕期間,我每次都按時去醫院做產檢,這是我第一次懷孕,說出來怕你們笑話我,我從小到大沒什麼偉大的理想,但卻有一個很卑微的目標,就是做一個母親。所以在知道自己成功懷孕的那一刻,激動地抱著丈夫丹猛親,丹說:你嫁給我的時候都沒這麼激動開心呢

呵!想起丹那副嫉妒還沒出世寶寶的樣子,我就覺得好笑,但無法否認,我真的很愛肚子裡這個小傢伙,每次覺得肚子有什麼不舒服,我就急忙跑到醫院問診,弄得醫院是我的第二個家一樣,醫生說我跑得比誰都勤快,不如直接進醫院待產算了!

我還真認真和丹討論這個問題,不過被否決了,沒辦法只好按時的到醫院做產檢,每次通過冰冷的儀器看到小傢伙在我肚子裡活動的樣子,看到他的小手,小腳一天天成型,我的心就感覺熱乎乎的。但命運往往愛捉弄人,在孕37周之前的時候,丹陪我一起去醫院做了一個常規檢查。醫生像往常一樣,仔細地給重要部位都做了掃瞄。過程一樣,結果卻不同,醫生告訴我們,胎兒停止生長了,現在可能要提前生產,不然胎兒會流產。

在我懷孕期間,好多人都問我預產期是什麼時候,我回答後,他們都說寶寶出生可能會比預產期晚,要我不用太過慌張,我當時也是這麼認為的,在30周的時候,我感覺胎動等懷孕症狀也有所減緩,就更認為寶寶出生的時間會推遲,但沒想到這竟是寶寶停止發育的症狀。

37周之前出生的孩子被稱為早產兒,照顧早產兒比普通寶寶更費精力和心思,但只要她平安來到這世界,我什麼都願意付出。

在接受這個驚人的消息後,我就被安排住院,準備分娩,但是經過兩個小時的努力,孩子就是不出來,無論我和助產士如何使勁也得不到效果,後來通過檢查,小傢伙胎位不正,在裡面卡住了,最後進行外陰切開手術,在把孩子取出來的時候又遇到了一個障礙,臍帶壞了,而且胎盤也卡出,連同寶寶也取不出來。

如果強行把孩子拿出來,母體可能會大量出血,我就會有生命危險,而如果不快點把孩子取出來,那寶寶可能會窒息腹中,對於這樣二選一的難題,就落到了丹的身上,而他也作出了選擇,保孩子。

這是我在進產房的時候和丹達成的共識:如果我和孩子只能保一個,你必須選擇孩子,不然我會隨她而去。

當醫生把艾希爾從我身體拉出來的時候,真的覺得整個人被活生生撕裂一樣,我整個人都差點痛暈過去了,艾希爾是我幫她取的名字,一個很美好的名字,她當時出生體重2.57公斤,身長46.5釐米。

迷糊間我看到助產士把艾希爾交到丹手上,然後我就徹底昏過去了,當我醒來的時候,看到寶寶躺在我身邊,淚水止不住流出。

 

丹告訴我,把孩子拉出來的時候,並沒有大量出血,醫生說這是因為胎盤已經退化得差不多,幸好提前分娩,不然胎兒可能會胎死腹中

我很感謝所有醫護人員,也感謝丹,雖然我在肉體上承受極大的痛苦,但我相信最痛苦的是他,他精神上所承受的痛苦才是最痛的。

我愛你,丹!更愛我們的艾希爾!

本文引用自 今日頭條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你絕對會喜歡!!

他po文「三個陳怡君」一起結婚,被狂轉發,但真相竟然是…網民都暴怒了!!

這是我第一次懷孕,胎兒快窒息時,丈夫選擇了女兒…沒想到最後是這樣!!

注意!史上最毒的蔬菜,看見了千萬別吃!!速轉家人朋友!!!

這是我第一次懷孕,胎兒快窒息時,丈夫選擇了女兒…沒想到最後是這樣!!

生了這3個生肖的女兒,早晚富貴,等於把財神爺請回了家!!

這是我第一次懷孕,胎兒快窒息時,丈夫選擇了女兒…沒想到最後是這樣!!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日本的研究發現,在日常運動中加入定期的重量訓練,不僅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壯,還可以讓你更長壽。每週只要進行30到60分鐘的肌肉強化運動,就可以降低因任何原因而過早死亡的風險,以及高達20%的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或癌症的死亡風險,而該研究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用於治療胃部相關疾病的永吉膜衣錠傳出部分批號產品安定性試驗結果趨近規格下限,廠商主動回收產品。因該藥品成分複雜,廠商初步判斷原因是材料的品質造成,但詳細原因需待廠商調查。 食藥署表示,由永吉製藥開發的永吉助胃康定,主成分為DICYCLOMINE HCL、SCOPOL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常為了寶寶睡眠在煩惱嗎?事實上,寶寶在不同階段的睡眠特性都不同,新手爸媽不妨依據寶寶的不同階段幫助孩子一覺好眠。李偉康臨床心理師將0至2歲寶寶分成0至3個月、4至11個月、1至2歲等三個階段,以0至3個月新生兒而言,因為生理時鐘睡眠規律性低,每天總睡眠時數約14至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腦中風的復健需要長期計畫,在黃金六個月內,進行密集治療以達到最好恢復效果,但這並不代表半年後就不會有進步,只是速度比較慢,只要努力治療都還有進步空間,所以也要定期回門診持續治療,才能保持最好的肢體功能狀態。 腦中風後遺症 影響生活品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