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幫助寶寶一覺好眠 掌握不同階段小撇步

幫助寶寶一覺好眠 掌握不同階段小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常為了寶寶睡眠在煩惱嗎?事實上,寶寶在不同階段的睡眠特性都不同,新手爸媽不妨依據寶寶的不同階段幫助孩子一覺好眠。李偉康臨床心理師將0至2歲寶寶分成0至3個月、4至11個月、1至2歲等三個階段,以0至3個月新生兒而言,因為生理時鐘睡眠規律性低,每天總睡眠時數約14至17小時,睡一睡會醒來,1至3小時又繼續睡。

觀察新生兒是否疲累 不等鬧脾氣才安撫睡覺

但究竟要如何辨識新生兒的疲勞訊號呢?其實新生兒的生理時鐘在出生六週後開始逐漸發展,睡眠規律性也會慢慢形成,但寶寶累了卻不會說,因此爸媽得多點觀察,若發現寶寶累了,這時讓寶寶再玩一下就得準備讓他們睡覺,千萬別等到寶寶開始鬧脾氣時才安撫,尤其從小開始培養寶寶累了就躺在床上睡覺,才不會累壞爸媽得一直抱著睡。

養成寶寶固定睡眠時間 4至11個月寶寶也能睡好覺

至於4至11個月的小寶寶則每天總睡眠時數落在12至15小時,通常白天會有1至4次,分別30分鐘至2小時的睡眠。睡眠管理職人指出,六個月後的夜奶變得不是必須的狀態,因此這時寶寶的「固定睡眠時間」成為關鍵,能幫助爸媽能夠在寶寶睡著後擁有自己時間,除了創造「睡眠友善」且一致的環境,像是將白光調整成黃光、播放睡前音樂等方式,也可以鼓勵寶寶獨自睡覺,提早進行練習,就能避免寶寶難面對分離焦慮的情況。

爸媽應調整自己底線 避免讓情緒影響育兒

最後1至2歲的幼兒總睡眠時數落在11至14小時,且小睡次數會明顯變少,這時建議小睡時間與晚上睡覺的時間不宜太近,即使出現抗拒入睡、夜裡醒來、夜驚等情況都是自然成長過程會出現情況,父母不用過於擔心,這時除了養成睡前的睡眠儀式,若孩子拒絕上床睡覺,也可以事先提醒再過多久後就要睡覺以引導孩子睡覺,李偉康臨床心理師強調,要記住踩好界線是教養上重要的學習,若你發現孩子的行為已經讓你產生情緒,就應留意這是否是自己底線,進而調整制定明確的界線範圍。

文章來源:【寶寶睡眠系列】0-2歲寶寶睡眠處理小妙計

【延伸閱讀】

全球陷入「新冠失眠」 台灣失眠者大增 高達近6成

晚上還是睡不好覺? 試看看改善睡眠技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15個破壞的記性的原因 (肥肥夫人編譯取材自Health.com 圖:資料圖庫) 以下是記性變差的15個原因,如果能早日戒除惡習或是改善生活習慣,就可以防止腦力早衰。 1) 焦慮和憂鬱 憂鬱和焦慮,將會擾亂檢索記憶的神經迴路,嚴重的憂鬱症將會帶來同樣嚴重的記憶喪失。因為長時間壓力將導致大腦皮質醇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大熱天,有三高的老人家一定要多喝水,否則很可能因此而中風!最近就有不少銀髮族因為天熱脫水,導致中風病況就醫;經由檢查發現,血管堵塞很嚴重,動脈硬化範圍很長,再加上水份攝取不夠,進而造成血液過於濃稠,就很容易中風,不得不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籍首例茲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第4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個案,為本國籍43歲女性,也是國內首例台籍個案,所幸並未懷孕,建議應自我防蚊隔離至8月6日,後續並依循「2226」原則自我防護。 台籍女染茲卡病毒 疾管署長郭旭崧指出,該個案今年2月21日至7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資料顯示,2000~2008年台灣糖尿病人口成長了7成,目前全台約有近200萬名糖尿病患,隨著年齡愈高,糖尿病盛行率就愈高,尤以65歲以上男性的情況最為嚴重,根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統計」,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竟有近7成有過重及肥胖問題,其中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