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幫助寶寶一覺好眠 掌握不同階段小撇步

幫助寶寶一覺好眠 掌握不同階段小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常為了寶寶睡眠在煩惱嗎?事實上,寶寶在不同階段的睡眠特性都不同,新手爸媽不妨依據寶寶的不同階段幫助孩子一覺好眠。李偉康臨床心理師將0至2歲寶寶分成0至3個月、4至11個月、1至2歲等三個階段,以0至3個月新生兒而言,因為生理時鐘睡眠規律性低,每天總睡眠時數約14至17小時,睡一睡會醒來,1至3小時又繼續睡。

觀察新生兒是否疲累 不等鬧脾氣才安撫睡覺

但究竟要如何辨識新生兒的疲勞訊號呢?其實新生兒的生理時鐘在出生六週後開始逐漸發展,睡眠規律性也會慢慢形成,但寶寶累了卻不會說,因此爸媽得多點觀察,若發現寶寶累了,這時讓寶寶再玩一下就得準備讓他們睡覺,千萬別等到寶寶開始鬧脾氣時才安撫,尤其從小開始培養寶寶累了就躺在床上睡覺,才不會累壞爸媽得一直抱著睡。

養成寶寶固定睡眠時間 4至11個月寶寶也能睡好覺

至於4至11個月的小寶寶則每天總睡眠時數落在12至15小時,通常白天會有1至4次,分別30分鐘至2小時的睡眠。睡眠管理職人指出,六個月後的夜奶變得不是必須的狀態,因此這時寶寶的「固定睡眠時間」成為關鍵,能幫助爸媽能夠在寶寶睡著後擁有自己時間,除了創造「睡眠友善」且一致的環境,像是將白光調整成黃光、播放睡前音樂等方式,也可以鼓勵寶寶獨自睡覺,提早進行練習,就能避免寶寶難面對分離焦慮的情況。

爸媽應調整自己底線 避免讓情緒影響育兒

最後1至2歲的幼兒總睡眠時數落在11至14小時,且小睡次數會明顯變少,這時建議小睡時間與晚上睡覺的時間不宜太近,即使出現抗拒入睡、夜裡醒來、夜驚等情況都是自然成長過程會出現情況,父母不用過於擔心,這時除了養成睡前的睡眠儀式,若孩子拒絕上床睡覺,也可以事先提醒再過多久後就要睡覺以引導孩子睡覺,李偉康臨床心理師強調,要記住踩好界線是教養上重要的學習,若你發現孩子的行為已經讓你產生情緒,就應留意這是否是自己底線,進而調整制定明確的界線範圍。

文章來源:【寶寶睡眠系列】0-2歲寶寶睡眠處理小妙計

【延伸閱讀】

全球陷入「新冠失眠」 台灣失眠者大增 高達近6成

晚上還是睡不好覺? 試看看改善睡眠技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根據台大監測中心分析,2004至2009年曾經接受糞便潛血篩檢者,可降低大腸癌死亡風險10%,此研究為全球首次證實透過糞便潛血篩檢法,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不過,目前篩檢率僅3成3。醫師表示,此篩檢法具高度有效性、便利性,有8成機率檢出大腸癌,且受檢者不需控制飲食、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近年來,很多人都愛芳香療法,芳香療法甚至已普遍應用在癌症病人,藉此舒緩癌症病人的身心靈壓力;不過,民眾在購買精油自行DIY芳香療法時,可得要先做皮膚測試,確認肌膚不會對所購買的精油有過敏反應後,再來購買才安全。芳香療法是藉由芳香植物所萃取出的精油,藉由按摩、泡澡、薰香等方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防範流感入侵,自10月1日起,政府提供免費流感疫苗接種,自開打以來,前往接種者非常踴躍;根據桃園縣衛生局統計,截至10月3日止,就接種5萬464劑,和去年同期相較,增加了近2成5。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冬季,是引起幼稚園、托兒所及校園群聚事件最主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幾乎是所有癌症的金科玉律,但你知道治癒率最低的癌症是什麼嗎?根據衛福部公告的資料顯示,癌症已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多年,其中,食道癌於惡性腫瘤中則排列第九,發生率雖不高,治癒率卻比其他癌症低很多。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放射腫瘤科張世宗醫師表示,即使醫界嘗試用各種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