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樣洗頭很傷髮! 女人洗頭別做6件傻事

 這樣洗頭很傷髮 女人洗頭別做6件傻事    

洗凈三千煩惱絲,洗去一頭塵土,不僅令人神清氣爽,對健康也大有裨益。但怎樣正確洗頭,其中有許多學問,健康洗頭,跟洗的時間、間隔以及方式等密切相關。而不良的洗頭習慣,則會讓秀髮越來越“傷”!

  6種錯誤的洗頭方式,你有沒有?

  1、頭髮剛浸濕就抹洗髮水

有很多人在頭髮弄濕之後就馬上用洗髮水了,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洗不乾淨頭髮。

正確做法是:弄洗髮水之前用溫水沖洗一分鐘以上,祛除一些污垢之後,再用洗髮水。

  2、洗頭時用指甲撓頭皮

指甲是身體藏匿細​​菌很多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喜歡留著長指甲在洗頭的時候用,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抓破頭皮,導致感染。

在洗頭髮的時候最好是用中醫按摩的方法,慢慢的洗頭還可以保健康呢。

  3、護髮素塗在髮根

由於洗髮時頭髮毛囊打開,護髮素塗在髮根上,其中的化學物質容易滲入並堵塞毛囊,容易引起脫髮。

建議先理順頭髮,沿耳朵附近往髮尖方向塗抹發梢,一定不要讓護髮素碰到頭皮。

  4、護髮素不沖洗乾淨

護理烏發是現在很多人都很關注的,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將護髮素殘留一些在頭髮上或許可以保護頭髮。

其實,殘留的護髮素容易混合灰塵粘附頭皮,堵塞毛囊,引發炎症。所以頭上的洗護用品一定要清洗乾淨才行。

  5、濕著頭髮睡覺

洗完頭髮之後眼睛睜不開了是不是可以去睡覺了呢?其實這時候頭髮毛鱗片張開,此時頭髮很嬌弱,不耐摩擦。

如果在頭髮半濕半幹的狀態下睡覺,會導致角質層變薄,令頭髮變得乾燥。

  6、洗完頭馬上外出

頭髮也是要防曬的,有研究表明,頭髮受到的紫外線傷害比臉部的嚴重兩倍以上呢!紫外線會令毛鱗片變薄、剝落,洗完頭馬上外出,紫外線容易導致斷發、分叉。

若外出,最好撐傘或戴頂帽子防紫外線。

  這樣洗頭,才健康

  1、【洗髮方法要適當】

應先淋濕頭髮,再將洗髮香波倒入手心,並加清水稀釋,然後從枕部和顳部搓起泡往上洗,千萬不要將香波原液放到頭頂洗起,更不要幹洗,避免強刺激頭頂部(多脂且易脫區)的皮脂腺過多分泌。

不要用指甲抓洗頭髮,應用指腹或手掌輕輕揉洗。如果頭髮屬乾性,洗頭時用一次洗髮水便足夠了,假如頭髮屬油性,則要多用一次洗髮水。

  2、【洗髮頻率要適度】

在南方或夏季,或頭油多,又覺不舒服,可以每天洗一次;在北方,或冬季,每週洗2-3次就夠了。

  3、【洗髮時間要適宜】

洗髮水在頭上停留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應儘快沖洗乾淨。早上或晚上洗髮均可,但應待頭髮幹後再睡覺。

  4、【洗髮水溫要適度】

  水溫在30-40℃即可,不要過熱。過燙會使頭髮變得鬆脆易斷過冷則去污去油膩效果差。

另外,水溫會特別影響到後續的造型效果,所以要注意自行設計洗髮水溫,最後一遍一定要稍微調低,這樣做會讓毛鱗片閉合得更好,頭髮摸起來會非常柔順。之後再做吹風造型之類,就更易出效果,頭髮也更有光澤。

  健康小提示:

1、該幾天洗一次頭髮:中醫建議最好每週洗三至四次頭。西醫建議隔天洗一次。

2、正確洗髮:洗髮就如護膚。將洗髮水置於掌心,搓揉起泡後才抹於發上。使用指腹來輕推按摩頭皮各處,來回兩三次,以溫和清水徐徐沖洗。

3、吹發:最適當距離為10~15公分

 

相關頭髮資訊可以看這邊~~~~~~~~~~~~~~~~~

嚇傻了!超市九成的洗髮乳用了會禿頭.....

吃什麼頭髮好 吃對食物為頭髮進補

掉頭髮為健康預警!預示著五種致命疾病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愛愛後好痛是許多女性避諱不談的問題,除了不適之外,性交時疼痛還可能造成感情失和,失去親密感,甚至抑鬱。婦科醫師Pandelis Athanasias表示,除非伴隨惡臭、不悅分泌物等症狀,一次性疼痛通常會自行好轉,若發生超過3次以上,應求助醫師。多數女性有性交痛 病理...

閱讀詳情 »

30歲的陳先生菸齡13年,尼古丁成癮度4分,為中度成癮。因想戒菸,聽聞朋友建議近2年開始改抽起電子煙,後想嘗試戒電子煙,反而更加依賴,上網查了許多資料,發現電子煙其實不合法,加上成分不明,故至戒菸門診尋求協助。電子煙仍含有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質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戒菸個管師王生婷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統...

閱讀詳情 »

每次大姨媽來,就彷彿開啟體內大食怪的開關,總是讓你食慾大增、吃個不停?網路盛傳,女性生理期之所以容易餓,主要與月經來潮女性荷爾蒙變化,阻礙鈣質在血液的吸收、利用,使女性因缺鈣而暴食有關。但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嗎?讓我們聽聽專業營養學教授怎麼說! 生理期食慾大增,是缺鈣惹禍?營養學教授解答 女性生理期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民眾都知道運動很重要,卻又擠不出時間上健身房運動,該如何是好?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建議,民眾可參考美國最新版運動指南,其強調運動生活化,簡單走路、走樓梯都能達到運動目的,促進健康。新版運動指南 日常活動也是運動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睽違10年在去年底更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