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癌與「腸胃病」易混淆 5成發現已太晚

這癌與「腸胃病」易混淆 5成發現已太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年49歲的張小姐,兩年前因嚴重腹瀉被診斷為腸胃型感冒,問診時無意間透露幾月前才摸到的腹部腫塊情況,在醫師建議下進而轉診至雙和醫院進一步檢查,竟發現已是卵巢癌末期。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表示,卵巢癌初期完全沒有症狀,有症狀出現後又易被誤認為其他腸胃道疾病,而延誤就醫時機。

初期易被誤判 基因檢測可提升醫療精準度   

卵巢癌發生率逐年攀升,近十年增加1.1倍,在台灣有寧靜殺手之稱,據衛福部癌症報告統計,近五成卵巢癌患者發現已晚期,遠遠高於女性常見癌症的乳癌(兩成)與子宮頸癌(一成四),這也是卵巢癌死亡率依舊居高不下的主因之一。

發現時已太晚 卵巢癌五年存活率僅四成 

賴鴻政指出,一般健檢或抽血其實是無法得知是否罹患卵巢癌的,超音波雖然可以偵測卵巢是否罹患腫塊,但超音波正常也未必代表未來的一年內不會長出卵巢癌。卵巢癌與乳癌一樣,有遺傳的因素,倘若本身已得過乳癌或家族有相關疾病史的女性,建議可透過癌症基因檢測方法,如BRCA基因檢測,預測罹癌的風險,必要時預防性切除,預防卵巢癌的產生。

賴鴻政說,許多病患發現得晚,因此卵巢癌三期五年存活率不到五成。現代醫療進步,除了手術切除和化療外,量身治療計畫提升整體存活率。

癌症基金會拍微電影 響應國際卵巢癌防治月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院士表示,女性在家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核心角色與意義,因此當家庭中的女性成員罹癌時,對整個家庭將造成莫大的衝擊與影響。因此在九月「國際卵巢癌防治月」推出「照著妳的愛」微電影與衛教講座,希望藉此提高國人與各醫療單位對於卵巢癌早期防治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專剋面子問題  楊詠婷醫師:新世代皮秒可更精準客製

躁鬱者情緒如雲霄飛車 醫:盡早治療不可怕

平衡禪養生之道 創始人李深浦教你訣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一、人要健康,只要血多 要血多,只要早睡(每天10:30以前/成人)加敲膽經(大腿外側各100下/每天)。 早睡是造血時間的保證(人並非二十四小時都能造血,古時候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體造血是有特定時段的,這是天人相應的結果是不能任意改變的。 敲膽經是造血材料的準備(現代人不缺營養,但膽汁分...

閱讀詳情 »

你知道老祖宗留下的養生寶貝有哪些嗎? 1.飽不洗頭,餓不洗澡。冷水洗臉,美容保健。汗水沒落,冷水莫澆。溫水刷牙,防敏固齒。 2.吃米帶糠,吃菜帶幫。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青紅蘿蔔,生剋熟補。食不過飽,飽不急臥。 3.養生在動,養心在靜。心不清淨,思慮妄生。心神安寧,病從何生。閉目養神,靜心益智。 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