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這5種食物可能「殘害子宮」?小心不孕和癌症找上門...中醫師教妳如何預防?

鹽酥雞、炸薯條等油炸食物,總是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吃下去,完全把健康拋在腦後,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會導致荷爾蒙紊亂或失調。TVBS《健康2.0》鄭凱云表示,有些食物會傷害,甚至殘害子宮,可是有些人不知道天天都在吃,當心吃太多而罹患子宮肌瘤或是不孕症,透過正確健康飲食,遠離肌瘤與癌症的威脅。

這5種食物可能「殘害子宮」?小心不孕和癌症找上門...中醫師教妳如何預防?

 說到國人常見的子宮健康問題,就是「子宮肌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表示,子宮肌瘤是骨盆腔中最常見的腫瘤,也是婦產科領域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罹患子宮肌瘤初期並無明顯症狀,並不會感到疼痛,出現明顯症狀則包括痛經、經血量大,以及頻尿、便秘、腰痠背痛等。有子宮肌瘤別輕忽,它會對健康產生威脅,例如貧血、不孕、子宮肉癌等。

《健康2.0》邀請詹景全主任、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中醫師吳明珠、營養師劉怡里教大家認識及保養子宮,歸納出有五大食物可能會殘害女性子宮,分別是油炸燒烤食物、紅肉及加工品、酒精、冰品冷飲、含荷爾蒙食物,小心如果每天吃、經常吃,恐怕會吃出問題。

 這5種食物可能「殘害子宮」?小心不孕和癌症找上門...中醫師教妳如何預防?

以平民小吃鹽酥雞來說,營養師劉怡里說,鹽酥雞等油炸食物所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會造成荷爾蒙紊亂或失調,進而形成子宮肌瘤,且油炸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使細胞被氧化破壞,加速老化現象,容易出現卵巢早衰問題。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患有子宮肌瘤者應避免或減少食用油炸和燒烤等食物,這類食物被中醫視為發性食物的一種。另外,鵝肉、羊肉、蝦、蟹,乃至花椒、辣椒,也都屬於發性食物,食用過多容易變成躁熱體質,子宮肌瘤有增大的機會。

除了透過正確飲食來保養子宮,吳明珠說,中醫會用「艾灸」方式,針對關元、氣海、子宮丶三陰交穴位來加強,如果自己在家沒辦法用艾灸,也可以透過按摩或是熱敷這些穴位,來做自我保健。而到了更年期過後,又該如何補充營養素,才能避免各種不適症狀,醫師及專家等有更詳盡的解說及保養之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 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日正式宣布機組員檢疫鬆綁,自3月7日零時起,調整國籍航空公司抵台航班的機組員檢疫防疫措施,只要是已接種疫苗追加劑(第三劑)且滿14天者,改為「5+5」(5居家檢疫+5天自主健康管理);且只要符合「一人一戶」檢疫條件者就可以回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被封為史上最嚴格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已於3月1日在立法院會中一讀通過,近日有新民調顯示,近七成的受訪者支持納管加熱菸並禁用電子煙,相較於不滿兩成的不支持度,懸殊的落差也凸顯出民眾對於電子煙的隱患有著深深的疑慮。 對紙菸吸煙者來說,電子煙和加熱菸可成為菸草減害的替...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連續維持在「個位數」的低檔,但3月大解封,尤其檢疫天數一口氣從14天縮短為10天,風險會不會變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坦言,開放之後確診個案勢必增加,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但他不希望台灣像香港近期這樣大爆發,這是未來要努力的,而3月7日開放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7月後大解封,勢在必行了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日分析全球疫情時認為歐美國家大解封可能性高,但陳時中進一步點出,也會伴隨著出現大流行,而台灣整個社會還無法承受這麼大的疫情,因此「我們不會跟他們同步」、「腳步會比他們慢一些」。 隨著疫情演變,國際已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