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tdtv 下同 微信)
薏仁能降低血脂及血糖,促進新陳代謝,有利尿作用,有效改善水腫現象,而且薏仁熱量比較低,多吃也不怕胖。而且薏仁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改善便秘,清除體內堆積毒素。
2、大蒜
大蒜、生薑等食物一直都是防癌的最佳食物,但除了這個功效以外,大蒜中含有的揮發性辣味素,可清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顯的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菜花
其脂肪含量低、膳食纖維含量高,非常適合高血脂人群食用。此外它還含有多種微量營養素,對抵禦癌症發揮了強效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菜花含有的維生素是水溶性的,所以為了避免營養成分流失,最佳的烹飪方法是:避免用刀切改用手撕;避免長時間炖煮,而要用旺火煸炒、或蒸熟。
4、胡蘿卜
現代研究發現,胡蘿卜中含有大量的生物鉀,鉀進入血液後,能將血液中的油脂乳化,同時能有效地溶解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硬化斑塊」,並將這些體內垃圾排出體外。達到降血脂、降低血黏度、凈化血液、「清潔」血管、增加血管彈性、改善微循環的效果。
5、燕麥
含有極豐富的亞油酸,佔全部不飽和脂肪酸的35%-52%;維生素E含量也很豐富,而且燕麥中含有皂甙素。它們均有降低血漿膽固醇濃度的作用。
6、豌豆
豆類都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血脂食物,每天中午只要吃半碗豆類,就可以在8周內使「壞膽固醇」濃度降低20%。豆類食品含有多種降膽固醇的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豆類中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纖維。
7、毛豆
毛豆中的脂肪含量明顯高於其它種類的蔬菜,但其中多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如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它們可以改善脂肪代謝,有助於降低人體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毛豆中含有能清除血管壁上脂肪的化合物,從而起到降血脂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
8、綠豆芽
綠豆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降膽固醇食物,而在它發芽過程中,維生素C可達到綠豆原含量的六七倍之多。大量維生素C可促進膽固醇排泄,防止其在動脈內壁沉積。綠豆芽的膳食纖維,能幫助清除體內垃圾,還可以與食物中的膽固醇相結合,並將其轉化為膽酸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膽固醇水平。
9、茄子
含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紫茄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P,能增強細胞黏著性,提高微血管彈性。醫學研究表明,茄子能降低膽固醇,還能防止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損害,可輔助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等病症。
via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降低膽固醇降膽固醇食物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 油via inn結晶水 化合物動脈硬化 改善手指脫皮 維生素炙甘草湯 高血壓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不飽和脂肪酸 代謝養身如何降低膽固醇降膽固醇食物表飽和脂肪 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之差異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降低膽固醇食物降低膽固醇的方法降低膽固醇食譜降低膽固醇的藥降低膽固醇十二法降低膽固醇飲食
相關推薦
尚不開放混打!明天可預約第13輪BNT及AZ第1 2劑
【NOW健康林詩恩、賴以玲/台北報導】第13輪疫苗明(3)日開放預約,BNT明(3)日上午10時起、AZ明(3)日下午2時起開始預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請按時上網預約。第13輪提供BNT及AZ的第1、2劑接種,施打期間為11月5日至11月12日。 符合資格對象: ...
閱讀詳情 »青少年是否接種第2劑BNT?何美鄉曝心肌炎為美國2倍
【NOW健康林詩恩、賴以玲/台北報導】國內12至17歲青少年施打BNT第1劑滿4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擬將開打第2劑,預估將於下個月校園開打第2劑BNT疫苗。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在臉書貼文表示,對比美國及台灣臨床數據估算,台灣青少年施打首劑BNT後心肌炎的粗發生率為美國青...
閱讀詳情 »張忠謀籲盡快恢復商務旅遊 指揮中心:視疫苗接種狀況
【NOW健康林詩恩、賴以玲/台北報導】為求加速經濟復甦腳步,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建議,第一要務為「盡快恢復商務旅遊」,另包括,疫苗分配、開放國界,以及自由貿易精神。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商務旅遊會再研擬,有可能提早開放。至於第1劑量覆蓋率達到8成,是否可讓國人出國旅遊,這須看...
閱讀詳情 »懷孕期間感染COVID-19 胎兒性別會影響母體免疫反應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研究指出,孕婦腹中的胎兒性別,會影響母體對抗COVID-19的免疫系統能力,一起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這項研究對象包括68位準媽媽,其中38位在妊娠晚期感染了COVID-19,另外30人則沒有感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