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通報史上最小肉毒桿菌中毒個案 4個月大男嬰住院中

通報史上最小肉毒桿菌中毒個案 4個月大男嬰住院中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2007年有紀錄以來,發生肉毒桿菌年紀最小的案例!衛福部疾管署今(7)日公布1起肉毒桿菌中毒事件,個案是1名4個月大的北部男嬰,目前懷疑因食用自製副食品,導致頸部與肢體無力、無法解尿等症狀,雖仍在醫院治療,但已逐漸好轉性命無大礙,疾管署強調嬰兒食品一定要徹底加熱。


疑似6月中食用副食品中毒 誘發肢體無力與解尿異常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在6月中旬開始食用自製副食品(白稀飯、胡蘿蔔泥、高麗菜泥),6月23日出現便秘與食慾不佳、25日開始呼吸急促與發燒,家人緊急送到醫院,住院期間陸續出現心跳加速、肢體無力、深部肌腱反射下降、眼皮下降、無法解尿等症狀,醫院通報肉毒桿菌中毒,糞便檢驗發現B型肉毒桿菌確診。


林詠青持續說明,個案住院約1周已能張開眼睛,排便改善尿管也已拔除,目前仍在醫院治療中,但症狀大部分緩解。林詠青解釋,肉毒桿菌毒素會阻礙神經與肌肉傳導,導致想動而沒辦法動,出現肢體無力等症狀,最嚴重會讓橫膈膜無法出力,引起呼吸困難,最嚴重有可能導致死亡。


肉毒桿菌易潛藏泥土 根莖類食品須小心


林詠青補充,肉毒桿菌屬於厭氧菌,大多存活在土壤裡,人類誤食最常見的原因,有可能是根莖類食物,因附著泥土未清除乾淨,再加上加熱不完全,讓肉毒桿菌或胞子進入人體。一般成人在免疫系統狀態下,能夠快速殺死肉毒桿菌,不置於造成嚴重後果,但嬰兒免疫系統未健全,就具有相當的危險性。


林詠青提醒,嬰兒若誤食帶有肉毒桿菌或胞子的食物,細菌會在消化道內繁殖成長,再產製肉毒桿菌毒素,引發中毒令嬰兒肌肉無力。另一方面,雖然成人食入肉毒桿菌大多不會有立即危險,但曾有1名67歲男性,曾經因肉毒桿菌中毒死亡,研判有可能是免疫功能不佳,或誤食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導致。


成人肉毒桿菌中毒 多數因誤食毒素有關


林詠青也說,成人肉毒桿菌中毒樣態,經常是誤食遭受肉毒桿菌毒素汙染的食物,有些醃製或罐頭食品,如果有肉毒桿菌胞子附著,細菌在密封食品中增殖且分泌出毒素,當人類吃到肉毒桿菌毒素,肌肉無力的相關症狀會很快出現,必須立刻就醫,確保呼吸能夠維持不受影響,大多數情形下都能逐漸康復。


疾管署提醒,烹調食品時應將食物煮沸至少10分鐘,同時不斷攪拌,蓋子脹起的罐製品一定不可食用,開罐後發覺有異味時不要勉強試吃,一有疑問,即勿食用。此外,因肉毒桿菌孢子於自然界的分布很廣泛,1歲以下嬰兒應避免餵食蜂蜜;帶皮蔬果可能沾染泥土,應澈底清洗及去皮後,再進行食品製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現代人眼過勞飛蚊症擾 中醫針灸搭配內服中藥可改善
▸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桃園機場群聚感染持續擴大,不僅Omicron變種株藉由居服員個案擴散至銀行,也隨著該行尾牙活動,疫情擴散至餐廳與校園,我國疫情明顯升溫。「疫情擴散快速的原因,除了是因為Omicron具高傳播力、患者多屬無症狀或輕症以外,也可能因為『國人自主快篩意識低』所導致」。台灣藥品...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Sabrina是個每天需要雙眼皮貼的小資上班族,因為擔任公司門面的前台人員,需要以炯炯有神的雙眼面對客戶,所以對眼部美觀的要求很高。經年累月的雙眼皮貼卻讓她挺困擾,因為長年撕貼的過程讓眼皮鬆弛。Sabrina聽動完眼睛整形手術並擁有明亮靈動大眼的同事分享,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有沒有一樣的情況?每次想減肥,卻又控制不住的暴飲暴食,不僅體重快速增加,也讓身體越來越差甚至引發三高、心血管疾病等,專攻陪胖醫學的王姿允醫師表示,暴食的原因有很多,但除非是基因功能喪失的罕見疾病小胖威利症(Prader-Willi syndrome,縮寫:PWS),不然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日新增15例,雖與過去幾天相比較少,仍不可鬆懈。特別是1位大學生從高雄騎車回台北,其足跡遍布多個縣市。多個地方政府公布確診者的相關足跡。 台北市追足跡 急發1542則細胞簡訊 台北市出現不明感染源的病例,北市府急發1542則細胞簡訊,給所有足跡有重疊者,並呼籲只要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