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通報史上最小肉毒桿菌中毒個案 4個月大男嬰住院中

通報史上最小肉毒桿菌中毒個案 4個月大男嬰住院中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2007年有紀錄以來,發生肉毒桿菌年紀最小的案例!衛福部疾管署今(7)日公布1起肉毒桿菌中毒事件,個案是1名4個月大的北部男嬰,目前懷疑因食用自製副食品,導致頸部與肢體無力、無法解尿等症狀,雖仍在醫院治療,但已逐漸好轉性命無大礙,疾管署強調嬰兒食品一定要徹底加熱。


疑似6月中食用副食品中毒 誘發肢體無力與解尿異常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在6月中旬開始食用自製副食品(白稀飯、胡蘿蔔泥、高麗菜泥),6月23日出現便秘與食慾不佳、25日開始呼吸急促與發燒,家人緊急送到醫院,住院期間陸續出現心跳加速、肢體無力、深部肌腱反射下降、眼皮下降、無法解尿等症狀,醫院通報肉毒桿菌中毒,糞便檢驗發現B型肉毒桿菌確診。


林詠青持續說明,個案住院約1周已能張開眼睛,排便改善尿管也已拔除,目前仍在醫院治療中,但症狀大部分緩解。林詠青解釋,肉毒桿菌毒素會阻礙神經與肌肉傳導,導致想動而沒辦法動,出現肢體無力等症狀,最嚴重會讓橫膈膜無法出力,引起呼吸困難,最嚴重有可能導致死亡。


肉毒桿菌易潛藏泥土 根莖類食品須小心


林詠青補充,肉毒桿菌屬於厭氧菌,大多存活在土壤裡,人類誤食最常見的原因,有可能是根莖類食物,因附著泥土未清除乾淨,再加上加熱不完全,讓肉毒桿菌或胞子進入人體。一般成人在免疫系統狀態下,能夠快速殺死肉毒桿菌,不置於造成嚴重後果,但嬰兒免疫系統未健全,就具有相當的危險性。


林詠青提醒,嬰兒若誤食帶有肉毒桿菌或胞子的食物,細菌會在消化道內繁殖成長,再產製肉毒桿菌毒素,引發中毒令嬰兒肌肉無力。另一方面,雖然成人食入肉毒桿菌大多不會有立即危險,但曾有1名67歲男性,曾經因肉毒桿菌中毒死亡,研判有可能是免疫功能不佳,或誤食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導致。


成人肉毒桿菌中毒 多數因誤食毒素有關


林詠青也說,成人肉毒桿菌中毒樣態,經常是誤食遭受肉毒桿菌毒素汙染的食物,有些醃製或罐頭食品,如果有肉毒桿菌胞子附著,細菌在密封食品中增殖且分泌出毒素,當人類吃到肉毒桿菌毒素,肌肉無力的相關症狀會很快出現,必須立刻就醫,確保呼吸能夠維持不受影響,大多數情形下都能逐漸康復。


疾管署提醒,烹調食品時應將食物煮沸至少10分鐘,同時不斷攪拌,蓋子脹起的罐製品一定不可食用,開罐後發覺有異味時不要勉強試吃,一有疑問,即勿食用。此外,因肉毒桿菌孢子於自然界的分布很廣泛,1歲以下嬰兒應避免餵食蜂蜜;帶皮蔬果可能沾染泥土,應澈底清洗及去皮後,再進行食品製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現代人眼過勞飛蚊症擾 中醫針灸搭配內服中藥可改善
▸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相關推薦

夏天天氣熱已經夠讓人心煩的了,如果又遇到「大姨媽」來作客,引爆名為「經痛」的炸彈,那更讓人火冒三丈。此時,不妨選些薑黃料理來吃吧!薑黃不但是味覺魔法師,還有抗發炎和止痛的效果,適度食用,有助緩解經痛,心情自然舒坦又自在。 薑黃素是一種類雌激素 緩解經痛有一套 「薑黃」是近幾年相當受到歡迎的食材,不但...

閱讀詳情 »

夏季太陽高高掛,天氣炙熱,聰明吃瓜透心涼!營養師指出,高溫季節,民眾易有身體發熱、煩躁、血壓攀升等情形,建議可多吃苦瓜、黃瓜、西瓜等消暑,或自製飲品助降低體溫,解決流汗多、排尿少、便祕等問題。 營養師蔡怡瑄指出,吃瓜類食物可降低體溫,包括:冬瓜、苦瓜、西瓜等瓜類食物含水量高,約有90%為水,可以維持...

閱讀詳情 »

「奇怪,我又沒摸什麼,只是逛個超市、大賣場,為什麼手掌就突然發熱、腫痛?難不成是超市的菜籃、推車太髒,引起接觸性過敏嗎?」不少人應該或多或少有過上述經驗,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又該怎麼舒緩、改善呢? 逛賣場手心莫名腫痛?原來是「遇冷性蕁麻疹」作祟 趙昭明皮膚科醫師表示,民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小孩已經2歲半大了,一天卻要換好幾條口水巾,該怎麼辦呢?提醒家長小心,若出現以上狀況不得輕忽,恐怕潛藏孩子能力發展不佳的危機。與口腔覺識能力、觸覺敏感度及口腔動作不佳有關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語言治療師張恩嘉說明,一個正常發展的2歲孩童,走路、跑步、自我餵食、恣意玩耍可漸漸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