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連假出遊太勞累 痔瘡爆菊怎麼辦?

連假出遊太勞累 痔瘡爆菊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只要一有機會放假,特別是放連假,大家就會很興奮、很期待。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能開心享受連假!一名年約30歲上班族,趁著連假帶女朋友四處走走,沒想到因為遠途開車太過勞累,加上玩太晚、熬夜、多吃辛辣食物,結果痔瘡急性發作,痔瘡組織腫脹、疼痛的很厲害,讓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玩得非常掃興,一回來就趕緊就醫、接受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微創中心主任陳宏彰醫師表示,上述情況不算罕見,只要放連假,有時就會遇到這樣的病例。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痔瘡組織,痔瘡組織是一種軟組織,在肛門內圍成一圈,就好像「襯墊」,肛門關閉時,內括約肌使用25-30%力量,這層軟組織就會擔任把關工作,避免直腸糞便隨意溢出。

痔瘡急性發作 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此外,在痔瘡組織與直腸交界處,有一條齒狀線,可以偵測肛門內是糞便、水便或氣體,陳宏彰醫師說明,這一區域的神經、血管非常豐富,當痔瘡組織長時間受刺激,便容易腫脹、疼痛,嚴重也可能引起潰瘍、痔瘡組織破裂、出血,或表面皮膚壞死,生活品質也會大受影響。

年紀越大,身體組織往往就會鬆弛、增生,痔瘡發作機率隨之上升。不只便秘、腹瀉會對肛門組織造成刺激,引發痔瘡腫脹,女性懷孕、生產時,腹壓會增加,加上血液循環變差,也很容易產生痔瘡。如果有慢性咳嗽,一樣也會增加腹壓,引起同樣問題。

痔瘡腫脹分四級 用藥有助緩解症狀

陳宏彰醫師分析,痔瘡主要分為四級,第一級患者可能只是偶爾不舒服、出血;第二級患者除了偶爾不舒服、出血,用力時,痔瘡也會從肛門跑出來,但還有能力主動縮回去;到了第三級,肛門組織明顯突出、腫脹,當跑出來,必須用手,才能將痔瘡組織推回;第四級患者,痔瘡老是在肛門外,症狀也非常明顯。治療第一、二級痔瘡,以藥物為主,至於第三、四級痔瘡,除了使用藥物,可能也需要動手術,徹底去除病灶。

目前痔瘡用藥有藥膏、塞劑、新型口服藥物等多種選擇,陳宏彰醫師指出,藥膏、塞劑是進行局部治療,新型口服藥物屬於處方用藥,含天然類黃酮苷萃取物,主要作用為消腫脹、抗發炎,也可促進血液循環,由於內、外痔本為一體,因此對內、外痔都能產生效果,多數患者用藥一星期內症狀就大為緩解。若進行手術,術後用藥更可幫助傷口消腫,疼痛也會減輕不少,患者會比較舒服。若是孕婦,用藥就得特別謹慎、小心。

規律進行溫水坐浴 有助減輕疼痛

陳宏彰醫師補充,痔瘡患者規律進行溫水坐浴3-5分鐘,也可幫助減輕疼痛。另外,平常要多補充水分,生活作息要正常、避免熬夜、便秘,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可減少痔瘡復發。患者若發現出血顏色較深,即使用藥,情況還是沒有好轉,或合併體重減輕等其他症狀,可能就不是單純痔瘡問題,需要接受進一步檢查、診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步入中年,不少男性漸漸出現「頂上無髮」的危機,坊間流傳著各式各樣治療落髮的偏方,然而卻無法根本解決禿髮問題,反而衍生更多的後遺症。日前有診所從美國引進新的「植髮機器人」,希望為有落髮困擾的民眾帶來一道新的曙光。李定懋醫師表示,中年落髮的原因多半是出自於雄性禿,這是一種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光生技宣布,在大陸廣西進行1200名受試者的H7N9流感疫苗臨床試驗接種,在今年1月1日已順利完成,預期年中可獲大陸藥證,下半年即可展開在大陸地區銷售;該疫苗不但是台灣生產在大陸銷售的首例,更是第一次在大陸當地進行大型人體試驗的先例。隨著中國大陸H7N9禽流感疫情逐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治療肝癌新契機!台大醫院外科團隊前年開始進行奈米刀臨床試驗,收治無法藉由手術及電燒的早期肝癌患者,利用6根細如琴弦的「針」直接穿入患者體內,透過高壓電殺死癌細胞,術後追蹤1年,癌細胞沒有復發及轉移的現象,目前已完成41例;該院預計展開下一階段的臨床試驗,將此技術發展為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全口植牙只要一天就可以搞定?!今年50多歲的蔡女士因上顎缺牙且牙床嚴重萎縮,不僅影響外觀,咀嚼食物更是困難。多年來蔡女士雖想利用人工植牙重建咀嚼功能,卻因為罹患糖尿病傷口癒合困難,被多位牙醫師婉拒,所幸後來在台北慈濟醫院接受一日全口重建植牙技術,成功擁有一口漂亮的牙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