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逾3成過敏性鼻炎患者 每年至少有6個月受疾病之苦

逾3成過敏性鼻炎患者 每年至少有6個月受疾病之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由於過敏性鼻炎症狀與感冒極為相似,許多人常混淆分不清,然而過敏症狀發作時可能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造成專注力下降,孩童的課業也可能因此退步,甚至造成自閉或過動傾向。耳鼻喉科醫師表示,若對鼻過敏不加理會,或未積極治療,恐增加日後併發哮喘的可能。


根據統計,國內逾3成患者每年受到過敏性鼻炎影響時間至少長達6個月,常受到換季或飛揚的灰塵及塵蟎等因素誘發,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鼻過敏主因為鼻腔內神經過度發達,當患者受到外界過敏原刺激或氣溫變化,鼻黏膜就會充血腫大,出現鼻子癢、眼睛癢、喉嚨癢、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及鼻涕倒流等症狀,不僅日常生活深受困擾,注意力也會不集中而無法專心思考,影響工作效率,夜晚的睡眠品質更是大打折扣。


臨床上治療鼻過敏,主要是以抗組織胺和鼻噴劑等藥物暫時緩解症狀,長期服用恐導致鼻黏膜受刺激而造成纖維化病變,久而產生藥物依賴,鼻過敏較嚴重的患者往往一停藥就會陷入再度復發的惡性循環,因此不少人會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但術後也常復發,讓患者對成效失望也無奈。


鼻過敏的主要原因是鼻部黏膜之神經過於發達,受到刺激而容易發癢,就狂打噴涕或是不停流出清水狀鼻涕,發作時感覺頭昏腦脹,即使服藥或用鼻噴劑也治標不治本,藥效過後症狀隨即出現,也有不少案例手術數次後仍然復發,後來經過醫學科技研究,可截除部分過度發達的神經,從根本治療使過敏症狀自然消失,也不易再復發。


鼻部手術方式大多採用電燒、雷射、微創、射頻電波及紅外線等方式,主要作用在去除鼻黏膜肥大引起的鼻塞等症狀,若想從根本改善打噴涕或流鼻水等鼻過敏症狀,透過「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將鼻內過於發達的神經截除,才能降低鼻子對過敏原的敏感程度,達到改善鼻過敏的成果。


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又可分為傳統式與改良式,前者是掀開上唇,經鑿開鼻竇腔骨後深入進行神經截除,手術傷口大且出血機率較高,現已逐漸被淘汰;經過改良後的經鼻腔內新術式,是先以局部麻醉,透過電波射頻低溫熱透方式,以特製雷管探頭深入鼻腔截除多餘神經,傷口小、出血量低,術後鼻過敏症狀可改善7至9成,適用於孩童,具安全性且不易復發。


每人罹患過敏性鼻炎的原因、症狀都不同,家醫科醫師李政道建議,應諮詢專科醫師尋求治療方式,治療後為避免復發,最好讓家中溼度控制於50%左右,勤打掃、洗被單,減少灰塵、塵蟎殘留,平時應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攝取均衡飲食,多吃新鮮的蔬果,以增強免疫力,就能遠離疾病上身。


更多NOW健康報導
▸午後雷陣雨鞋子泡水真惱人 沒做好防護灰指甲恐上身
▸暑期戲水溺斃意外增 國健署提「4要1不」安全要領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網路世界什麼資訊都有,一直以來就有人分享綠咖啡減肥的文章,甚至還搭配有減肥前與減肥後的圖片,非常吸引人。雖然確有研究指出,綠咖啡中所含有的綠原酸成分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控制體重;不過,專家指出,如果不控制飲食與運動,很快就會復胖。 減肥妙方琳瑯滿目 減肥前與減肥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60歲男性,工作常得熬夜加班,去年年中突然出現右上腹疼痛,還摸到類似腫塊,赴診所看診,懷疑可能罹患肝癌,因此轉至醫院進一步檢查,經過超音波、大腸鏡等檢查後,發現橫結腸位置有約4公分腫瘤,造成腸阻塞,且肝腫瘤已20公分,幾乎快撐破肝臟表面的膜,切片報告顯示為大腸癌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台灣目前罹患糖尿病的人口越來越多,在醫院常聽到病友們在煩惱不知如何控制飲食,為避免血糖飆高,想要吃素的人更是不在少數,素食飲食富含植化素、纖維素及維生素,有助於降低許多慢性病的發生,但要怎麼吃才健康? 素食容易造成肥胖、抵抗力差 阮綜合醫院營養師黃佳進表示,素食可區分為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臺南市近來發生少婦抱著兩個月大的幼兒,直接從住處六樓往下跳,釀成家庭悲劇。根據臺南衛生局去年統計,因精神疾病造成自殺未遂者佔38.7%,排行第一位,其次則是因感情或家人等因素造成,第三名則是工作等經濟壓力導致,顯示精神疾病和自殺行為往往有因果關係。 對精神病患正確處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