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運動助孩子肌肉、大腦發育!多早開始? 答案最好從2歲就開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運動對身體好,養成運動習慣更得從小扎根,但要從多小開始?最佳答案,國健署給了官方版建議,最好2歲就要開始讓孩子運動才好,且只要利用伸展、傳接球等簡單運動,就有配合孩子大肌肉動作發展的好功效,重點在於每天要動30分鐘以上。

兒童節前夕,國健署大推「寶寶123,一起動滋動」觀念:全家「1」起動、「2」歲動出好情緒、每天「30」分鐘以上,鼓勵家長抽空陪伴幼兒,一起將運動融入遊戲,培養幼兒的動態生活習慣。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幼兒時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也是形塑孩子健康促進習慣最重要的時期。世界衛生組織(WHO)早指出,包括吸菸、喝酒、身體活動量不足與不健康飲食都是非傳染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每周至少累積420分鐘。

第一步得全家「1」起動,羅素英強調,希望孩子愛運動,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家都要動起來。尤其,可以配合兒童發展階段大肌肉動作的發展,搭配多樣化的基本動作形式,像是走、跑、跳、攀爬等移動性技能,以及具有遊戲成份的活動,帶領小朋友做伸展、躍馬步、跨步跳及傳接球等運動,促進親子活動。

「2」歲的幼兒正是喜歡跑跑跳跳的年紀,國健署建議,得趁此時及早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一方面可提升幼兒的體能,一方面還可提高孩子正向情緒,把握腦部發展黃金期。

羅素英說,最後就是每天「30」分鐘以上,每天至少抽出30分鐘,由父母或照顧者親自帶領小朋友一起動一動,在安全範圍內,不僅讓孩子的身體活動量達到運動的效果,更可以培養親子間的感情。

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目前亦提供「兒童健康手冊」、身體活動建議量及居家運動策略供民眾瀏覽下載(網址: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878)。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一捲潤餅熱量遠比你想的胖! 隱藏熱量全在這「快挑掉它再吃」

必看!清明連假掃墓出遊「防疫規定」是這樣 亂摘口罩最重罰1.5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市「採筍」叮出本土登革熱群聚又擴大!疾管署今(28)日公布新北市三峽區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為2男1女,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同樣除了住家之外,每天皆會前往五寮尖山筍園,也讓這一起橫跨新北及桃園的群聚事件人數增加至...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南報導 抗肺癌治療挺過開刀的第一關,不怕病人中途洩氣,卻最怕「漏氣」危機,在這個時刻找上門來!原來國內肺癌患者以非小細胞肺癌占最大宗,為一拚治癒希望,多得靠手術將腫瘤完全切除,但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馮瑤點名,包括年紀大、老菸槍、本身有肺氣腫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上周驚傳在家中身亡,享年40歲,日本警方根據現場狀況研判,自殺的可能性極高,業界消息指稱,她因育兒壓力疑似出現產後憂鬱。根據2018年1月發表於《婦幼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有21%罹患產後情緒疾患的媽媽,未能向醫療照顧提供者主動求助。  ...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使用高倍率顯微鏡,以微創的方式研磨,保留最多的齒質)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姿錦/台北報導 擁有一口潔白牙齒是許多愛美男女追求目標,不論是說話或是微笑時,都能讓人留下美好印象;牙齒美白的方式有許多種,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陶瓷貼片,不僅療程能在一天之內完成,使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