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助改善巴金森病 臺大醫院物理治療師列4大真實好處

運動助改善巴金森病 臺大醫院物理治療師列4大真實好處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紀念發現巴金森病的英國醫師詹姆士.巴金森(Dr. James Parkinson),歐洲巴金森病協會於1996年將巴金森醫師的生日4月11日訂為「世界巴金森日」。至今,「世界巴金森日」已是全球醫界與病友的重要紀念日,各地均會舉辦巴金森關懷活動,期望人們更認識這個疾病,也幫助病友及照顧者與病共處。

運動改善病情 病友醫護共見證

在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照顧無數病友的經驗中,以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出版發行的《台灣巴金森之友》會刊病友訪談中,不難發現,無論是病患本人、家屬或照顧者,以及巴金森病專科醫護人員,都一致認同「運動」對病友的幫助。

運動四大好處 物理治療這麼說

臺大醫院物理治療師、同時也是臺大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的黃正雅粉想,運動可廣泛帶來以下四大好處:

一、維持較佳的功能狀況:運動可提升或維持肌力、骨質密度、認知功能,有助於改善日常生活功能;尤其是走路、跑步、跳舞、太極的效果更佳。此外,運動可保護腦神經血管組織、促進大腦排除有毒物質,延緩疾病的退化速度。

二、維持較佳的精神與心理狀況:運動可降低病友的焦慮、憂鬱程度、提升睡眠品質,進而提升自信心與生活滿意度。

三、促進社交活動:參與團體性的運動活動因為會與其他病友、家屬來往,可互相學習鼓勵,強化病友的社交連結。

四、降低因疾病帶來的危險性:特別是降低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一項2021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分析比對了上萬名巴金森病友罹病前後的運動狀況,並追蹤發病後的死亡率。結果發現,維持足夠的運動量可有效降低罹患巴金森後的死亡率。

【延伸閱讀】

嗅覺異常、便秘竟是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 十大症狀自我測驗

「見鬼」? 巴金森氏症恐有失智、幻覺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病毒持續突變,從武漢病毒株、Alpha、Delta,到現在正在全球蔓延的Omicron變異株,讓民眾心理變得相當敏感,許多人只要出現咳嗽、打噴嚏的現象就心慌慌,懷疑自己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尤其對於本來就罹患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型肺病(Chronic Obstruc...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孩子也常常以哭鬧表達嗎?其實這可能與孩子的行為與習慣有關。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劉又菱指出,當孩子對說話不感興趣時,其實是因為大人在他說話之前,已經搶先一步直接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也因此孩子逐漸習慣以眼神或動作完成互動交流,長期下來孩子就養成不會主動說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0)日宣布無本土新增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家可以高興1天」;不過有82例境外移入(包含65例落地採檢陽性),創下近期最高的境外移入紀錄。陳時中表示,1月12日開始執行邊境的落地採檢當日,曾創下92例境外移入的紀錄,但那是因為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8歲的謝先生,2019年初突然牙齦腫脹、喉嚨痛長達一個月,就醫後並未明顯改善,且出現發燒情形,故由診所轉診至急診。經過骨髓切片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2020年3月骨髓檢查無異狀,病況緩解,同年5月白血病又再復發,經醫師與病人及家屬討論後決定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