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運動完 該吃澱粉 油脂 還是蛋白質?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瘦身減脂不只要動,更要學會怎麼吃。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運動後的30分鐘,是補充身體營養的黃金時間,不過要怎麼吃、吃什麼才不會越吃越胖,你真的知道嗎?

運動後吃對食物和掌握分量是非常重要的,運動時肌肉需要量能量才能運轉,這個過程會增加體內葡萄糖轉運蛋白活性,也就是會燃燒熱量,所以運動後吃對食物,才能讓你越瘦越快。

運動完該吃些什麼,World Gym Blog就特別傳授了黃金補充原則。第一就是運動後其實是攝取碳水化合物最好的時機,不僅可以補充消耗的肝醣,還有效幫助身體修復、合成肌肉,想要促進肌肉生長,搭配蛋白質也是很好的選擇。

然而做不同運動時攝取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例也不太一樣,World Gym Blog傳授做完有氧運動後建議淡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攝取比例是3:1或4:1,重訓後則是增加到2:1或3:1。碳水化合物比例較高,才能讓胰島素分泌加速蛋白質吸收,避免增加腎臟負擔。

你千萬不要以為有消耗熱量,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大吃,必須審慎評估自己消耗的卡路里與運動屬性,才不會一不小心越動越胖。如果不太確定自己運動的強度,World Gym Blog建議控制在300大卡以內是最安全的。

黃金補充的原則重點,就是把握運動後的黃金30分鐘進食,讓養分都跑到肌肉。想在達到最好的運動和飲食成效,就要先學會怎麼聰明的吃!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在這生活心理壓力大? 台北市社區心理諮商就診上升65%

台灣上班族職場「壓力源」最新調查 健康、上司皆殺手

新聞照來源:World Gym 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久坐不只害你腰痠背痛,還可能害你變憂鬱!董氏基金會今(26)日提醒,國外研究發現,平日每天久坐時間少於8小時的人,比久坐時間超過8小時者的憂鬱及焦慮程度低。專家建議,民眾最好訂下每天「坐」不超過8小時規矩。 該研究為一系統回顧研究,...

閱讀詳情 »

▲(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超級細菌」人人聞之色變,抗藥性極強,由於無法用臨床的檢驗方法檢驗出來,不但加重治療困難度,一旦用錯藥更會增強其抗藥能力,是目前醫界最頭痛的難題,林口長庚醫院今(26)日發表其運用人工智慧開發出的「超級細菌預測模型」,能在短短幾秒鐘之內即可完成...

閱讀詳情 »

懷疑自己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時,需要經過哪些檢查才能確診?目前臨床上的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甲亢除了可透過問診來判斷之外,抽血與超音波檢查是客觀且有效的診斷方法!若確診為甲亢時,目前臨床上主要是以用藥、手術治療為主,建議可視個人病況與醫師討論最適宜的治療方式。  甲狀腺機...

閱讀詳情 »

一名年約60歲的阿伯已有10年高血壓病史,雖然積極用藥控制,血壓維持尚稱平穩,但有時還是會失控。有一次,這位阿伯至診所接受腎功能檢查,抽血檢查赫然發現,除了高血壓,這位阿伯也有血鉀偏低狀況。   為這位阿伯安排檢查的凱硯診所院長、腎臟內科醫師王峰銘說,看到檢驗數據,發現高血壓與低血鉀同時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