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動兒進入青春期 易罹患憂鬱症

過動兒進入青春期 易罹患憂鬱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過動兒進入青春期易憂鬱!國內研究發現,15%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進入青春期後,容易罹患憂鬱症,治療困難度高出2.32倍,成果已發表於《精神研究期刊》及《歐洲神經精神藥理學》。醫師提醒,過動兒應規律服藥治療,家長也應給予支持協助。

ADHD合併憂鬱症較難治療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兒童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牧宏表示,研究分析近4000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合併重度憂鬱症,以及僅有重度憂鬱症個案的用藥狀態,結果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合併憂鬱症,治療困難憂鬱症風險增加2.32倍。

用藥雙管齊下 改善憂鬱症

陳牧宏醫師強調,治療困難憂鬱症風險是指,一年內使用2種以上抗憂鬱藥物的治療反應較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合併重度憂鬱症的病情較嚴重,研究也發現,雙管齊下同時合併適當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治療及憂鬱症治療,憂鬱症的治療效果則會有所改善。

國內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就診率偏低

陳牧宏醫師指出,台灣本土研究顯示,七年級學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盛行率約7%、八年級約6%,而九年級約3%。但分析健保利用率則發現,僅約1%曾經於醫療系統就診或諮詢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顯示不少家長仍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了解。若發現孩子出現好動、容易分心、忘東忘西等情形,應及早就醫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2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為什麼大家會有這種「臍帶繞寶寶脖子,寶寶會出問題」的認知呢?這其實要徹底地分析一下民眾和醫師的心態!每1個胎兒都是家人的心頭肉,尤其懷孕到了8、9個月,有時連衣服都買好、名字都取好了,如果這時寶寶突然不幸沒了心跳,是何等的震撼! 胎兒死亡大多突然發生 且原因不明 這是夫婦、家屬、乃至於醫師本人都很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夏日天氣炎熱,許多人晚上熱到睡不著,飽受失眠之苦,又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英國羅浮堡大學臨床睡眠研究部前主任Kevin Morgan建議,不要讓熱天影響日常作息,保持規律睡眠時間,且保持室溫舒適,減少寢具數量,盡可能選用可吸汗的棉質被褥;另外,可以適時補充水分以免渴醒...

閱讀詳情 »

夜尿、尿急、頻尿、排尿速度變慢,都是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也是大部分中老年男性共同的困擾,醫師提醒,飲酒以及服用止瀉藥物、感冒藥物,都可能讓症狀惡化,出現排尿困難,甚至尿不出來的情況,必須送往急診導尿。 80歲李爺爺身體一向硬朗,常會早起運動,但還是免不了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他規律用藥,解尿狀況順暢,日...

閱讀詳情 »

1名31歲男性,某日騎機車不慎自撞電線桿,導致左下肢有撞擊鈍挫傷,起初並無缺血症狀,當天在急診室觀察7小時後即離院返家,但返回工作後,疼痛持續惡化,並出現大片瘀青,於是患者在受傷後第3天再度前往奇美醫學中心,經急診團隊評估,發現左下肢遠端血液循環非常不好,也無法觸摸到脈搏,診斷為左下肢動脈傷害合併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