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臍帶繞頸胎兒發生意外 媽媽的錯?醫師的錯?

臍帶繞頸胎兒發生意外 媽媽的錯?醫師的錯?

為什麼大家會有這種「臍帶繞寶寶脖子,寶寶會出問題」的認知呢?這其實要徹底地分析一下民眾和醫師的心態!每1個胎兒都是家人的心頭肉,尤其懷孕到了8、9個月,有時連衣服都買好、名字都取好了,如果這時寶寶突然不幸沒了心跳,是何等的震撼!

胎兒死亡大多突然發生 且原因不明

這是夫婦、家屬、乃至於醫師本人都很難接受的惡耗,可是這裡有2個很殘酷的事實要告訴大家:

(一)無論醫學多進步,還是有大約千分之5以上的胎兒死亡率沒有辦法克服:胎兒死亡指的是懷孕20周以上到出生以前的胎死腹中。除了有些是因為母體的健康狀況太差,或是胎兒本身就有嚴重的畸形或是染色體異常,胎兒的死亡是可以預期的之外,大部分都是突然發生!也就是說,以台灣地區1年出生約180,000個新生兒來推算,可能會有1,000個寶寶會在媽媽肚子裡突然死掉,每天有將近3個。

(二)當醫師將死亡胎兒引產出來之後,能真正看出死因的其實是非常少數:然而除非胎兒的家屬有強烈的意願想要知道更多,否則醫師也不會把死胎送解剖或是做染色體檢查,去排除是否有內臟的先天畸形或是染色體異常。所以除非是直接可以看到明顯的問題,否則很難跟胎兒的家屬說明,到底出了什麼差錯。

認識臍帶的重要功能

事實上,談到臍帶,要知道它是小朋友的「生命線」,所有胎生的動物在媽媽的肚子裡面,都是靠著臍帶才能從媽媽身上得到營養,得以成長發育。以人類來說,臍帶連著胎盤,胎盤附在子宮裡,提供著「營養→廢物」以及「氧氣→二氧化碳」交換的重責大任。

臍帶是由2條動脈、1條靜脈、3條血管互相螺旋狀纏繞,好像女孩子綁馬尾的麻花辮一樣,然後周邊圍繞著一些膠質(Wharton's Jelly,所謂的臍帶幹細胞就是儲藏在這裡),外頭包著羊膜才形成了臍帶。當然還有非常少見的情況,臍帶只有1條動脈和1條靜脈,這種情況稱為「單一臍動脈」。

臍帶在我們人身上是這麼的重要,所以很多人擔心它在纏繞的時候會有臍繞頸的問題。臍繞頸不能說完全沒風險,可是很多人把它的風險擴大了,擔心小孩子發生了意外完全是因為臍繞頸的關係。在此要特別強調,臍帶繞脖子,我們擔心的其實是「臍帶」,而不是「脖子」。

要知道,寶寶在媽媽的肚子中根本不會呼吸,所以對它來說,重要的是臍帶裡的血流而不是脖子,頸動脈深藏在頸部之中,脖子要束得非常緊才會壓到頸動脈,導致身體通往腦部的血液受到影響。

當臍帶繞脖子的時候,還不足以把頸動脈壓扁的力道,早就已經把臍帶中的血管壓扁了,對胎兒而言,最重要的是臍帶中的血流,一旦被阻斷,胎兒就沒有辦法得到營養及氧氣的供應。其中養分供應中斷,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失去了氧氣的供應,胎兒很快就會受到很大的危害。因此在臨床上這時候醫師們根本不擔心有沒有繞或是繞幾圈,也不會特別追溯有無纏繞,或是強調這一點,因為完全沒有意義!

檢查臍帶血流 比檢查臍帶繞頸更重要

如果有必要介入,我們最主要是觀察臍帶裡面的血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測驗並計算臍動脈裡的血流,在胎兒心臟收縮和舒張狀態之下的血流速度比(簡寫為S/D ratio),它可以判斷臍帶血流的順暢度,也就是裡面的阻力,當然它也可以代表目前的胎盤功能。

如果臍動脈裡血流的阻力一直增加,阻力越大時寶寶得到的氧氣和養分就越少,大到當胎兒心臟舒張時完全沒有辦法推動血流前進,這時候的S/D ratio會變成無限大,這種情況稱為AEDV(absence of end-diastolic velocity),這表示臍帶到胎盤的血流阻力相當地大,胎盤功能非常差,胎兒可能已經有窘迫的現象。如果再更糟糕一點,胎兒心臟舒張時動脈血液已經逆流了,稱為REDV(reverse of end-diastolic velocity),流速比例變為負值,這表示臍帶到胎盤的血流阻力極大,胎兒隨時可能會死亡。

於是乎爭議點來了!以我們台灣人的民族性,一旦自己覺得受到了傷害,有了損失,是很難去接受「有些事情常常是意外,它不一定是有原因的」!總是會想要找到「罪魁禍首」,即使是穿鑿附會也會感到比較安心。

舉例來說,早期懷孕發生了流產,就一定要想原因,去猜是隔壁鄰居在整修房子?還是孕婦前天去縫先生襯衫的釦子所引起?您想想看,相關嗎?但是這些在長輩們的口中卻常常聽到,完全不相信這是胚胎形成時出的意外,也不大能接受筆者「只要身體照顧好,以後幾乎是不會再發生」的說法。

言歸正傳,突然發生了胎兒死亡,所有人都非常驚恐、難過的時候,如果醫師說:「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寶寶突然自己死掉了!」您知道這時會發生什麼狀況嗎?

一定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懷孕初期有吃了什麼藥?有去燙頭髮?搬家?有養貓狗?或是昨天和同事吵架等等,種種事實上不一定會有影響的事情都會一一浮現腦海中,然後一直自責難過,甚至於不敢再懷下一胎;更不幸的婦女,還會遇到連公婆或先生也是這樣想的悲慘境界。

聽到這句「不知道原因」、「沒有理由」,往往就會懷疑醫師「是不是他有什麼環節沒有注意到?」或是「是不是醫師做錯了什麼事情想要掩飾?」於是醫病關係弄得很糟,造成不滿與衝突,甚至於對簿公堂。

綜合以上2點原因,醫師為了善意去安撫病人,使產婦和家屬能夠度過這個傷痛;也為了自己,讓執業生涯更為順利,不想去承受無謂的責難甚至訴訟,於是臍帶繞頸就成了代罪羔羊!

因為它發生率高,常常會遇到,就算是沒有,筆者也看過偷偷繞上兩圈再叫家屬來看的前輩。只要說一句「胎兒自己太調皮了,亂動亂繞結果上吊死了!」聽到這個結果,悲傷的媽媽、難過的家屬、甚至驚恐錯愕的醫護人員,雖然不捨但是勉強可以接受,心情也能得到撫慰,可以平靜面對未來人生。這樣說大家能夠理解嗎?

現在政府也有注意到這個問題,自從民國105年開始《生育事故救濟條例》實施之後,對於沒有過失的生產醫療事故,已經由政府出面補助了。雖然不一定能完全撫平孕產婦以及家屬的傷痛,但至少在經濟上有了或多或少的協助,也避免了不少醫病之間的衝突。這1、2年來,我們婦產科在住院醫師的招考方面有了明顯回溫的現象,也許和這套法案的運作有著直接的關係呢!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大腸癌罹患人數從民國95年開始逐年攀升,統計至今已連續12年位居國人10大癌症第1名。衛生福利部更指出,如果50歲以上終生都不做大腸癌篩檢,罹患機率為7%,簡單來說,每15個人有1個人可能會罹患大腸癌。 國人大腸癌發生率高,除了維持健康良好的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外,主動...

閱讀詳情 »

前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日前在造勢晚會提到,鵝蛋可以助孕一說,引發熱烈討論,甚至意外提高鵝蛋銷售量。鵝蛋是否真的能幫助懷孕?營養師叮噹(戴岑樺)說,優質蛋白質都可以幫助懷孕,並不限於鵝蛋,而且男女雙方都應該補充。人體無法自行合成 必需胺基酸需靠食補人體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有20種,其中9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眼鏡度數怎麼配都沒辦法兼顧清晰與舒適度,可能是斜位在作怪!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視光學科講師吳昭漢指出,斜位與斜視不一樣,斜位代表眼睛快要成為斜視了,但尚未斜視,而斜視則有明顯的外觀異常,這種眼位不正的問題並不罕見,如果擔心自己有斜位問題,應交由合格的驗光人員,進行雙眼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心房顫動發威 六旬翁每週冒冷汗、胸悶、暈眩60歲的黃先生,36歲時曾發生過心肌梗塞,裝置心臟支架後撿回一命,他表示,近兩年開始常冒冷汗、喘不過氣、噁心乾嘔,近期更是每週會發生一次不適情形,不只冒冷汗,還會胸悶、呼吸急促,頭暈甚至無力站不住,原本以為是心肌梗塞又要發作所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