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馬路走輸小綠人? 免疫病友當心續發肺動脈高壓

過馬路走輸小綠人 免疫病友當心續發肺動脈高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體免疫疾病病友莫名呼吸喘,當心續發肺動脈高壓!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蔡長祐表示,每年5月5日是世界肺高壓日,為提升大眾和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對於肺動脈高壓的認知,高雄榮民總醫院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與重症醫學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以及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合作,將街頭隨處可見的紅綠燈「小綠人」搬進醫院。

自體免疫疾病病人 續發肺動脈高壓風險高

高雄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呂聆音表示,臨床發現自體免疫疾病病人,包括硬皮症、紅斑性狼瘡、混合性疾病組織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續發肺動脈高壓的機率約5-10%,遠較一般人高,主要可能與雷諾氏症候群,肺部血管炎,或因特殊抗體引發肺部血管內皮細胞活化,血管壁重塑增厚,導致肺動脈阻力與壓力增加有關。

在過去,國人對肺動脈高壓的認知不足,病友可能來不及治療就失去生命!呂聆音主任10多年前曾收治一名26歲從事美髮工作的紅斑性狼瘡女病人,因雷諾氏症加重與呼吸喘入院檢查,發現肺動脈高壓風險值已達高點。卻沒想到尚未等到藥物治療效果出現,就在住院第3天清晨在洗手間內猝死。肺動脈高壓在自體免疫疾病可能危及生命,不得不提早察覺與診治。

高雄榮民總醫院醫療副院長陳金順分享,曾經是職業軍人的鄭女士,今年40多歲,本身患有全身性紅斑狼瘡自體免疫疾病,15年前懷孕2個月之際,經常走路會喘,稍一活動就感覺吃力,就醫確定為續發性肺動脈高壓,且睡覺需配戴氧氣管,臨盆生產前半年不得不以醫院為家,幸好在醫護團隊的細心照護之下,終於平安生下寶寶。

對肺動脈高壓的高風險族群來說,自覺症狀相當重要,除了「喘、咳、血、腫、暈」五大口訣之外,「PK小綠人」也是一種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呂聆音主任表示,走輸小綠人的可能原因很多,包括貧血、心臟疾患、肺部實質病變和關節肌肉疾患等。除此之外,自體免疫性疾病友若發覺過馬路速度比小綠人慢,都應提高警覺,進一步諮詢醫師,透過心臟肺部相關檢查,及早發現與診斷肺動脈高壓。隨著醫藥的進步和跨科別整合的專業肺高壓治療小組成立,肺動脈高壓已非不治之症。

小綠人當健康裁判 幫助早期發現肺動脈高壓警訊

高雄榮民總醫院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主任黃偉春表示,「肺動脈高壓」是指平均肺動脈的壓力超過20毫米汞柱,當肺部動脈血管壓力過高,血液無法正常運送,引發心臟衰竭和猝死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而「PK小綠人」有助肺動脈高壓的早期發現。

根據文獻報告,一般人的行走速率大約是1秒1.2公尺以上,交通部設計過馬路小綠人時,則是以更寬鬆的標準每秒0.8至1公尺設置,也就是說一般人照正常步行速度,都可以在時限內通過馬路;但若發現步行能力突然衰退,且會覺得喘吁吁,就需注意心肺功能可能有問題。

黃偉春主任指出,肺動脈高壓如果沒有早期確診,病人常徘徊在各科別和醫院之間,無法獲得良好照顧。大約20年前,肺動脈高壓缺乏有效的治療,將近一半病人平均存活不到3年,但近年國人對於肺動脈高壓的認知提升、藥物治療的突破、跨科別專業醫護團隊的成立,以及身心和復健等多面向照護量能的提升,肺動脈高壓治療已有明顯的進步。高雄榮民總醫院是全台灣第一個成立肺高壓照護團隊的醫院,迄今累積20年豐富的治療和照護經驗,且平均存活10年的肺動脈高壓病人高達8成,甚至有病友已經與肺動脈高壓共存超過20年。

確診肺動脈高壓免慌張 積極治療維持生活品質

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理事長鄭錦昌也提醒,自體免疫疾病病人是續發性肺動脈高壓的高風險族群,若出現不明原因的喘、咳、腳腫或昏厥,應盡早尋求心臟科的檢查。若確診為肺動脈高壓,也應盡早積極治療。目前部分肺動脈高壓病人有獲得穩定健保用藥的機會,更應遵守定時用藥的醫囑建議,生活品質可望和一般人一樣。另外,懷孕易加重肺動脈高壓的呼吸喘症狀,加速疾病惡化,死亡率大為上升,因此女性肺高壓病人應該避孕。

高雄榮總副院長陳金順表示,自2021年5月3日至2021年5月28日於高榮門診大樓B1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及候診區、醫療大學2F心臟血管醫學中心走廊,舉辦「PK小綠人」肺動脈高壓科普展,色彩鮮明的場地佈置和有趣的小綠人倒數,吸引許多病友和家屬躍躍欲試!

【延伸閱讀】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過馬路走輸小綠人 注意併發肺動脈高壓

頭皮敏感、油落、禿白 注意6大頭皮初老變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失智翁遭騙婚,不肖之徒企圖詐財,所幸戶政事務所人員機警,熱心聯絡家屬處理,讓老翁得以保住財產......」這類詐財案件一再發生,台灣失智症協會提醒民眾,倘若發現家中長者判斷力明顯比往常差時,應留意可能是失智症早期徵兆,應就醫確診並與家人討論,為長者辦理輔助宣告(或監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今日宣布,考量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兒,流感疫苗在部分地區的接種需求,即日起開放各縣市衛生局彈性調度使用公費成人0.5mL劑型流感疫苗,依仿單可減量改使用於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童,以紓緩幼兒的接種需求,家長可攜帶家中幼兒至各縣市衛生所及健康中心接種。疾管署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許多人過年放鬆,常大吃大喝到假期結束,但天天高油、高糖、高鹽的飲食反而容易造成憂鬱和體重負擔,吃得健康、均衡才能維持好心情。芬蘭多項研究發現,常吃高油、高糖、高鹽的加工食物會加劇沮喪現象;而多吃蔬果、全穀等健康食物則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根據東芬蘭大學公共衛生與臨床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過年期間闔家團圓,聚會、聊天、看電視,餅乾、糖果可不能少,但若是毫無節制地吃吃喝喝,幾天的年假休完,腰圍恐怕也會跟著胖一圈。營養師建議,過年期間招待親友,可用水果取代糖果,用果乾取代餅乾,選擇吃起來困難或複雜度高的零食,少看、少買、少吃、多運動,就能讓您過年腰圍hold...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