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距監控心電圖 揪出心房震顫防中風

遠距監控心電圖 揪出心房震顫防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一名61歲的李先生,三年前開始有心跳快速、呼吸不順等症狀,甚至曾在開車途中時發作,險些昏迷,所幸未發生意外。一年多前再次感到不適而前往急診就醫,但接受心電圖檢查後卻顯示一切正常,遂轉介至馬偕醫院。

經門診轉介,李先生接受遠距居家照護的「心電圖遠距照護服務」,當一有心悸、胸悶、呼吸短促或頭昏等不適時,就可使用隨身型心電圖機上傳心電圖,由護理人員監測異常數值並致電關心,提供所需的護理指導,安排提早回診追蹤、調整用藥等服務。

收治病例的馬偕醫院心臟內科洪崇烈醫師表示,李先生接受心電圖遠距照護服務四個月後,即確診罹患心房震顫。心房震顫是心臟節律異常中最常見的疾病,亦為最主要發生中風的心臟疾病,平均百人中就有一位罹患心房震顫,隨著年齡增加,罹病比例愈高。心房震顫除了造成病人心悸、胸悶、頭昏等不適,更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腦中風等多項併發症。

洪崇烈醫師指出,過去診療此類型病人的困難點大多在於無法早期或即時判斷病因,若能隨時追蹤病人心電圖,就可早期診斷介入治療。心電圖遠距照護服務不僅讓容易判別出偶發型心房震顫病人,有效進行早期治療外,對於有上述不適症的病人,可運用隨身型心電圖機上傳心電圖,由護理人員監測異常數值並隨即致電,提供所需的護理指導,安排提早回診追蹤、調整用藥等服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98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1名50多歲的高先生,初次至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門診就診時,手中拿著1疊厚厚的過去抽血的報告,上面更用心寫了各種筆記,甚至自己整理了過去醫師給他的用藥紀錄。在如此謹慎自律且持續用藥的狀況下,最後1次抽血報告膽固醇控制仍不理想,尤其在低密度膽固醇脂...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失智和健忘怎麼區分? 大腦是最早老化的一個器官。二十歲是我們大腦達到最高峰的時候,然後便開始衰老,四十歲時腦細胞每日的損耗量已高達近一萬個,若不及時照護我們的大腦,最後不只是「金魚腦」記性不好而已,失智症也可能會找上門。 失智和健忘的區...

閱讀詳情 »

支氣管氣喘 支氣管氣喘是一種常見的發作性肺部過敏性疾病,是多種炎症細胞參與的氣管慢性炎症。臨床上表現為反覆發作性的喘息、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後緩解。氣喘的病因認為與多基因遺傳有關,受遺傳因素和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球新冠疫情三週大漲20%!中央指揮中心指出,全球疫情連3週大幅上升,近1週平均日增455,385例確診,以美國、印度、法國、巴西及英國為多,尤其歐洲上週確診數較前週增加43%,更是重災區。衛福部長陳時中28日再度呼籲,電梯等場所要戴口罩、洗手,也可預防流感和腸病毒。國內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