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距醫療 真能幫助省錢?

遠距醫療 真能幫助省錢?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國外,越來越多醫療院所為了節省經費,鼓勵患者多使用電話、視訊等遠距醫療服務,以取代診間、急診室實際問診。雖然這讓就醫更便利,但民眾就醫需求不見得可以獲得滿足,由於需要添購新設備,支出或多或少會增加,因此遠距醫療到底可以為醫療院所節省多少費用,還是未知數。

遠距醫療服務 不見得可以降低醫療、照護支出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學者、公衛學者以2011年至2013年間30萬名患者的商業保險理賠數據為基礎,分析通訊設備使用情況與急性呼吸道疾病醫療支出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遠距醫療服務不見得可以降低醫療、照護支出。

研究作者估計,約12%就診是以遠距醫療方式進行,就診人次中,約88%曾使用新科技與醫療人員進行溝通、討論。而遠距醫療、照護系統對於部分患者,的確可以增加便利性,但同時也需要增添設備、儀器;因此,醫療、照護支出很可能跟著增加。事實上,研究數據顯示,如果以急性呼吸道疾病來看,每位遠距醫療服務使用者的年度淨支出金額,平均增加美金45元,美金與新台幣匯率若以1:30計算,約為新台幣1350元。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主要對象為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間所登錄的981名患者,他們都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接受遠距醫療服務,研究人員另以1962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作比較,而1962名患者則是以面對面、急診等其他方式就診。

後續追蹤、照護 費用會稍微增加

研究人員以每次醫療事件為比較基礎,分析數據發現,每次急性呼吸道感染事件發生時,進行遠距醫療所花費費用,平均為美金79元(約新台幣2370元),而到醫師診間,與醫師面對面就診,平均花費美金146元(約新台幣4380元)。如果是急診,平均花費為美金1734元(約新台幣52020元)。這樣比較下來,遠距醫療所花費用的確比直接到診間、與醫師面對面看診來得低,其支出費用更比急診便宜。

遠距醫療看診服務雖然花費較少,但是後續追蹤、評估與照護管理支出卻會稍微提升。如果原本採用遠距醫療服務,後續評估、照護管理支出平均約美金9元(約新台幣270元),而剛開始若直接到醫師診間就診,後續評估、照護管理支出則大約為美金6元(約新台幣180元)。

善用聰明策略 幫助分攤設備、儀器成本

在美國,遠距醫療系統業者不斷推廣遠距醫療服務,而公共衛生單位為了節省醫療、照護費用,也逐漸將遠距醫療服務納入公衛計畫。這項研究顯示,若以每次疾病事件來看,遠距醫療服務的確可以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其醫療費用會比患者直接進診間、掛急診來得便宜。

由於遠距醫療服務很方便,因此使用量會比較大,費用可能跟著增加,研究作者建議,若要解決這問題,可以採用一些有創意策略。舉例來說,可以請患者幫忙分攤費用成本,或針對特定患者延伸服務,規劃遠距醫療服務時,也可以整合所有醫療照護資源,以降低成本支出。這樣的服務若日漸普及,也有助醫療、照護價值提升。

名詞解釋:

遠距醫療(英語:Telemedicine,或telehealth),依據維基百科解釋,也稱為遠程醫療,是一種正在發展中的醫療技術,結合電腦、通訊技術、與醫療專業技術,讓醫師可以與病人遠距離互動,達到診療及照護的目的。

參考資料、文獻來源:

1.翻譯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生李若綺

2.參考文獻:J. Scott Ashwood, AteevMehrotra, David Cowling and Lori Uscher-Pines, Direct-To-Consumer Telehealth May Increase Access To Care But Does NotDecrease Spending. Health affairs 36, no.3 (2017):485-491, doi: 10.1377/hlthaff.2016.1130

4.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

5.《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0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兒虐致死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據統計,國內平均每10分鐘,就有1位兒少被通報。為避免兒虐個案診斷疏忽,台大醫院整合多科醫師及相關專家,設立「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評估兒少的傷勢,以減少證詞汙染。 每10分鐘1名兒少被通報 台大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召集人、台大醫院兒童胸腔與加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運動可以健身,但是很常在運動後出現肌肉痠痛的現象,這時是應該要冰敷還是熱敷來緩解痠痛呢?運動醫學科醫師指出,應該要先冰敷,冰敷三天之後,再熱敷,而且冰敷與熱敷時間不宜太長,一次以十分鐘為限。 每週運動三至五天 每次半小時 壢新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順堯表示,運動應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女性生育能力下降,除了年齡,工作型態也是幫兇。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工作時常搬重物、做重勞力工作,或者做輪班工作,卵子品質會比較差,懷孕機率會下降。 職業型態 與生育能力息息相關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Occupational & Env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願望,但隨著年紀增長,體力逐漸變差,也愈來愈容易生病。醫師指出,肌少症及衰弱症是老年病症群的表現;當兩者發生時,就很容易跌倒、受傷、住院、失能、甚至造成死亡。 50歲後 每年流失肌肉1%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指出,肌少症是指骨骼肌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