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離大腸癌 從改變飲食開始

遠離大腸癌 從改變飲食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的第一位,除了和遺傳基因有關,臨床上,約80%的患者都和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台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姜智礬指出,像是紅肉和加工肉品等,若攝取過多都會提高大腸癌的發生率,且若用高溫攝氏100度以上烹調,也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

肥胖者要小心 罹患大腸癌風險高

包括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等恐會埋下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因子,肥胖者罹癌風險也比一般人高出1至2倍;姜智礬營養師說,除了應維持正常體重外,平時也應養成運動習慣,建議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或進行中等強度活動60分鐘以上的體能活動,當然,平時正確飲食也是主要關鍵。

補足膳食纖維 幫助腸道蠕動

姜智礬營養師進一步說明何謂正確飲食,像是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類等都應適量攝取外,平時也應補充足夠膳食纖維,尤其像是植物性食物能幫助腸道蠕動,排出致癌物,建議每天攝取量應達到25至35公克較佳;另外像是紅肉、加工食品等都應減少食用,以減少累積在身體的毒素,可選擇瘦肉取代,並採以清蒸、水煮、清燉等方式取代油炸較為健康。

攝取足夠水分+良好生活習慣+多運動 減少大腸癌上身

民眾也應攝取足夠水分,尤其市面上飲料含糖量高,喝多恐造成身體負擔,以成年人而言,每日水分攝取建議量應達到每公斤體重30毫升,才能有效預防便秘發生;姜智礬營養師呼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攝取身體所需營養,配合運動,可減少大腸癌找上門的機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0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人終究會走過光陰,流逝而去,無法停滯不前,也註定成為空流入海的溪流。一切終將離我們遠去,一切都將變得遙遠,夜幕終將封印溪流的腳步,總是會唉聲嘆息,總會在人生中場過後希望留下些什麼。如果中場過後,看不見黑暗之光,人的趨吉避凶、逃離可能災禍的本能和嗅覺就開始積極活動起來。 養老院啟動銀髮族心理防衛 華人...

閱讀詳情 »

三不五時我們的身體都需要「排毒一下」 現在不僅是有紫爆的空汙問題,其實我們生活的環境有著太多的汙染物,常常會讓不小心身體吸收了毒素。另外我們吃的東西也會導致體內累積太多有害的物質,雖然你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但三不五時我們的身體都需要「排毒一下」!讓身體開始解毒、排毒有幾個重要的關鍵,像是提高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國人死因統計,十多年來,肺癌一直是癌症死亡榜首。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蔡俊明表示,肺癌患者很容易出現腦轉移,由於大腦有血腦屏障,因此一般藥物很難進入大腦,大腦常成為肺癌細胞的「避難所」。 找出關鍵基因 選擇適合藥物 肺癌依病理特徵主要分為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你知道台灣每年18歲以下新增多少「兒童癌症個案嗎」?答案可能會令你嚇一大跳,人數可以高達500人;其中又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俗稱血癌)最多,約佔三分之一;但即便醫學進展快速,還有15%的個案會復發,這些被稱為「復發型」或有一部分會成為「難治型」的小兒病患,每個都有令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