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離靜脈曲張 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

遠離靜脈曲張 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也有浮腳筋問題嗎?小心可能是靜脈曲張惹禍,長期下來影響的不只是腿部美觀問題,還可能使身體其他部位出現阻塞,有危及生命的風險,包括醫療從業人員、銀行行員、廚師、行政人員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主要是因必須長期維持久站或久坐的姿勢,容易因此埋下促使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

不嚴重的靜脈曲張無須治療 從生活改善

出現靜脈曲張現象,會常感到腳步沉重外,也可能會有疼痛、抽筋等現象,尤其晚上容易水腫,就連懷孕的媽媽也容易因子宮羊水及胎兒壓力壓迫下肢靜脈,而容易罹患靜脈曲張,但民眾不需過於擔心,靜脈曲張若不太嚴重則不須治療,可從平時生活保健開始做起。

少翹二郎腿 杜絕靜脈曲張

像是工作時可選擇穿著彈性襪,若屬於久坐或久站者,則可選擇穿預防性的彈性襪,但若已出現靜脈曲張者,則應選用具有壓力系數的彈性襪較佳。平時也應避免翹二郎腿或盤腿坐,因為會減少血液回流的機會,可多進行健走等運動,有效幫助促進靜脈血液回流;也可透過熱敷或腳部按摩方式,幫助舒緩下半身壓力;睡前也可將雙腿抬高超過心臟,或墊高下肢的方式,有效促進下肢血液回流。

若久站久坐無法維持太久 恐是靜脈曲張惡化

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且規律的運動,並配合適量運動,就能有效改善靜脈曲張問題。但要注意,若發現自己久站或久坐,維持同一個姿勢卻無法超過20分鐘,就有可能是靜脈曲張惡化,這時就應盡快尋求醫師診治,找出原因對症下治療,才能避免形成永久性傷害,造成遺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5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劇集播出後,促使國人探討許多議題,包含應思聰所患的「思覺失調症」,由於他不認為自己有病,不願意繼續吃藥接受治療,導致最後疾病復發,出現無止盡的妄想跟幻聽。亞東醫院精神科陳秉彥專任主治醫師表示,罹患「思覺失調症」的主因,有可能是基因遺傳、環境、神經傳導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還不到50歲的黃小姐,參加公司提供的健康檢查時,選擇加做四癌篩檢的乳房攝影檢查,報告顯示左側乳房有細小多型性鈣化,進一步接受切片檢查後發現為原位癌,進行外科手術後,目前在門診規律追蹤。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黃薰瑩醫師表示,若能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將可以大幅地改善日後疾病惡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2歲的張姓婦人,跌倒時用右手撐地,導致右手腕整個腫脹變形,到急診室救治,經X光檢查後確診為「右手腕遠端橈骨骨折」,因婦人很擔心手術後會影響工作及生活,豐原醫院醫師羅達富告知可採用微創手術治療,術後隔天要提筆寫字都行,讓病患安心接受手術,目前手腕功能已恢復正常。骨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的陳先生,年輕時就染上菸癮,抽菸超過40年,每天至少一包菸,長時間處於菸霧繚繞中,常常邊抽邊咳嗽都不以為意,平時在戶外走路或在家中上下樓梯時還會喘,卻認為是缺乏運動所致;直至最近一次連續假期與家人出遊登山時,陳先生才走幾階就嚴重喘個不停,最後更因呼吸不順昏倒送醫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