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集會活動群聚感染 這六項指標進行風險評估

避免集會活動群聚感染 這六項指標進行風險評估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期國內陸續確診家庭、醫院群聚感染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本土病例數已超過境外移入病例數,且有感染源不明個案,皆為社區傳播的警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因應防疫需求,強化對於公眾集會的評估管理,經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指引、諮詢專家並與相關部會研商,修訂公布COVID-19因應公眾集會指引,供各界籌辦公眾集會活動時參考。
建議集會活動前 可訂定防疫應變計畫
指揮中心指出,由於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具有高度傳播風險,一旦出現疑似個案或群聚事件,將提高防疫難度。因此,主辦單位應在活動前,針對「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活動空間通風換氣情況」、「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參加者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活動持續時間」及「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等6項指標,進行風險評估;若評估活動性質具有較高風險,建議應延期或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建議主辦單位應於集會活動前,訂定防疫應變計畫,建立應變機制。如安排疑似個案暫時隔離或安置空間、後送醫院及後送流程、通報流程等,同時提供集會活動前、集會活動期間的衛生防護措施、人員健康管理等宣導及建議事項。
服務業及製造業受衝擊 指揮中心提指引
不只集會活動受影響,服務業及部分製造業的衝擊更為嚴重。指揮中心在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及專家指導下,由經濟部、交通部、勞動部、衛福部等共同研擬「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
指揮中心指出,將疫情情境區分為「現階段(零星社區感染)」及「發生持續性或廣泛性社區傳播」二大情境,建議企業依疫情情境、風險評估、因應對策、應變組織和緊急聯絡網、持續營運計畫演練可行性五大架構,進行企業內部的持續營運計畫。
由於企業種類及營運模式差異性大,指揮中心也提供大方向的原則性建議,讓企業參考後制定公司內部持續營運計畫。指揮中心請各部會轉知轄下單位及相關產業公會,透過各管道多加鼓勵各企業研擬適用的持續營運計畫,讓企業受疫情影響的衝擊降至最低,待疫情結束後,也能儘速恢復核心或優先項目的營運能力。

【延伸閱讀】

胰臟癌治療現生機 二線藥物盡力延長存活期

糖尿病患者當心! 罹「新冠肺炎」死亡率高八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預防B肝母嬰垂直感染,公費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對象擴大!疾病管制署宣布,過去僅提供給母親為B型肝炎e抗原陽性新生兒,自7月1日(含)擴及母親為B肝s抗原陽性,不論e抗原是陽性或陰性新生兒,都需於出生24小時內儘速接種1劑公費HBIG及第1劑B肝疫苗,並於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乾淨和衛生傻傻分不清?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RSPH)針對2千人調查報告指出,23%民眾認為「居家清潔不重要,因為孩童需要接觸細菌來建立免疫系統」,顯示民眾對於衛生、清潔等觀念混淆。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教授Sally Bloomfield表示,清潔是清除髒污和微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脊椎疾病不一定需要手術治療,像是輕微的椎間盤突出、關節肥厚,保守治療就能改善。不到兩成病患因為神經壓迫,還是需要手術治療,而脊椎手術難度高,操作不好會損傷神經血管,造成肢體麻痛、癱瘓,甚至中風死亡。脊椎植入螺絲釘 誤差恐損傷神經脊椎手術常見的其中一種,就是在脊椎植入螺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腦萎縮症是罕見疾病的一種,出生時無症狀,多數屬家族顯性遺傳,遺傳機率高達50%以上,當身體基因出現神經漸進性退化時,發病初期走路搖搖晃晃,為保持平衡、兩腿微張,走路狀似企鵝,又稱「企鵝家族」。17歲確診罹患小腦萎縮症 走路是她最大願望現年17歲的蕎蕎,從8個月大時被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