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還在媽媽肚子裡就找出病癥! 女嬰出生一周修復主動脈窄縮

▲產前多項健康篩檢可以提早得知寶寶是否有異常。(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還在媽媽肚子裡就幸運找出病癥!一名高齡產婦36歲時了懷第三胎,擔心胎兒生長情況,所以在懷孕22周時選擇進行高層次胎兒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胎兒有主動脈窄縮的情形,進一步羊膜穿刺檢查,確定基因正常,只是血管結構異常,該名3千多公克的小女嬰,在出生一周後隨即進行手術,目前恢復良好。

台灣人晚婚、晚育情形越來越普遍,高齡產婦不少,但年紀越大生產風險也越高,因卵子老化可能導致染色體異常,高齡產婦胎兒異常的比率也比年輕產婦來的高。

童綜合醫院產科主任魏添勇表示,當時檢視胎兒情況,醫療團體建議可以正常養胎至足月產下後再進行手術,儘管媽媽一度擔心,但仍配合醫囑懷孕至38周進行剖腹產,並在女嬰出生一周後進行心導管氣球擴張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目前定期回診檢查。

魏添勇說,一般常規超音波檢查僅看胎兒數、胎位、胎盤位置、羊水量估計及胎兒大小評估,如需更詳細的檢查則需做高層次胎兒超音波檢查;經由高層次胎兒超音波的高解析度機器來檢查胎兒的頭部、腦部、臉部、胸腔(心臟)、腹腔、性器官及四肢等,以排除胎兒畸形及重大缺陷。

只要懷孕21到24周的孕婦都可以進行高層次胎兒超音波檢查,魏添勇指出,尤其妊娠高風險的孕婦更需要進行這項檢查,高風險孕婦包含有懷孕年齡大於34歲、曾生育過先天異常兒者、母血唐氏症篩檢為高危險群、胎兒有畸形可能者、有家族遺傳病史、父母本身有染色體異常、曾懷過染色體異常胎兒、孕婦合併其他內外科疾病等。

魏添勇提醒,超音波檢查易受胎兒姿勢、胎盤位置、羊水多寡以及母體胖瘦的影響,而產生不同清晰度的影像,過於模糊的影像會干擾判讀的正確性,加上部分胎兒異常並無影像學的明顯特徵,如染色體異常;部分的胎兒異常則在懷孕晚期才會出現特徵,所以在受檢時可能仍會呈現正常的影像,任何檢查上的疑問都應諮詢專門婦產科醫師解惑。

照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陳聖傑 玉米是全球三大糧食作物,它的好滋味令人垂涎三尺,路邊的燒番麥(烤玉米)陣陣飄香、爆玉米花老少咸宜、玉米(片)濃湯更是常見佳餚,烘焙玉米麵包等等,共同點皆是經過調味料理,在自然風體驗經濟理念下,追求自然原味、健康是現代人的夢想,因此,由產地直接上桌訴求就獲得許多人的認同,...

閱讀詳情 »

◎莊正賢 過去只要談到杏一(4175),印象總會連結到護士出身的陳麗如董事長,以三心(耐心、關心、愛心)二意(誠意與滿意),建立了台灣最大的醫療通路,並成為首家掛牌的醫療通路公司,雖然股價都維持在不錯的位置,但成交量卻顯得乏人問津,因為大家都在想台灣這市場還有甚麼辦法成長嗎?但去年開始公司展開大刀闊...

閱讀詳情 »

撰文、製表/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40 歲之後,許多從前沒有的「症頭」紛紛出現:情緒起伏大、看什麼都不順眼、沒食慾、容易燥熱盜汗、心悸、渾身不自在。身體似乎無預警的在和自己作對,其實這些細小的心緒變化,正是更年期的前奏曲。面對生命週期的轉變,到底該如何應付?並舒緩種種不適呢?...

閱讀詳情 »

女性在經歷懷孕時,其實睡眠備受孕期不適的挑戰,快來看看不同孕期階段會遇上什麼睡眠難題,同時一起認識如何對抗這些不適的教戰守則,讓孕媽咪也能擁有好品質的睡眠呦!  第一孕期 (確認懷孕至14 週)的睡眠阻礙與因應之道: 常見問題1:頻尿 準媽媽因為體內黃體素升高,加上胚胎成長壓迫膀胱,易使得孕婦變得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