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邊做家事、邊顧小孩 當心「媽媽手」痛起來要人命

邊做家事 邊顧小孩 當心「媽媽手」痛起來要人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眾多門診常見的疾病當中,有個疾病的俗稱就跟媽媽有關聯,那就是「媽媽手」,媽媽手的正式醫學名稱為「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syndrome),是由一位瑞士外科醫生(Fritz de Quervain)於1895年首次描述了病況而命名,這個疾病是指兩條控制拇指的肌腱及外層腱鞘的發炎現象。

媽媽手常見的症狀

拇指兩條肌腱的發炎進一步造成手腕外側(拇指側)的疼痛,有些人會伴隨痙攣、壓痛、灼熱感以及腫脹,嚴重時甚至會有抓握困難的現象發生。拇指和手腕的活動往往會使疼痛加劇,有些人疼痛會傳遞到到拇指或前臂。

媽媽手的成因與好發族群

目前醫界對於媽媽手的成因尚未有定論,國外的研究發現腕部反覆彎曲或活動的工作(例如,轉螺絲、數鈔票或大量使用滑鼠)可能是好發原因 ,而反覆腕部活動也與許多家事相關(例如,抱小 孩、切菜、擦洗物品、搬重物、園藝、收割和除草等)。統計結果顯示女性也比男性更為常見,時常會發生在懷孕期間或是懷孕生產過後的新手媽媽。因為與做家事相關和好發於媽媽,正是狄奎凡氏症被稱作媽媽手的主要原因。

媽媽手的診斷

媽媽手以往是根據病史和理學檢查在臨床上 診斷出來的,臨床有些疾病可能會與媽媽手有相 似的表現(例如、拇指關節炎與周邊神經壓迫等),但隨著醫療儀器的進步,在復健科診間,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來確診是否為媽媽手,超音波可以即時觀察滑囊旁邊是否因積水而腫脹,或是有急性發炎的現象。

治療方式

1.     休息與配戴副木
急性期可透過休息以減緩發炎症狀,治療師會依病人的手製作合適的副木,將發炎的拇指擺位在放鬆的姿勢,減少患部出力的動作。

2.     藥物治療
消炎止痛藥有助於減輕疼痛並抑制患處的發炎現象。

3.     物理治療
物理儀器治療可減輕炎症和疼痛並促進癒合:超音波、短波、低週波與雷射。

4.     注射治療
超音波導引注射低劑量類固醇在發炎的肌腱周遭,可以抑制急性的發炎,但因較具侵入性,有些醫生會建議上述三種保守治療無效後才考慮注射。

文 / 何韋德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

文章來源: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41.pdf

【延伸閱讀】

抱小孩抱到手腕痛 注意媽媽手不能做這件事!

男性也會得媽媽手! 專家揭「常見NG動作」惹痠痛無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承辦的失蹤老人協尋中心統計,至今尚有300多位失蹤者走失在外,親屬們無不擔憂及焦慮,只盼能尋回失蹤的親人。母親失蹤已邁入第二年的汪小姐,每天都如同漫長又無盡的等待,她回想自104年8月母親罹患輕微失智症,家人對於母親病發時的亂吼、叫罵或喃喃自語都不曾...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26)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 郭育祥醫師提供專業諮詢胸悶心悸、頭暈頭痛、腸胃脹氣、消化不良,有時候又失眠睡不好,卻不知道身體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明明大小病痛不斷,到醫院各科檢查,結果卻全部都是正常!如果這樣的情況困擾你許久,甚至嚴重影響到你的情緒和生活,就該思索是否為「自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6歲楊姓男患者,因工作勞累只要一回到家就疲累不堪,一年多的時間都沒辦法好好展現雄風,身心俱疲讓他變成蒟蒻男。原本只在藥局買藥,但因為效果不彰,後才在妻子強迫下就醫,就醫後確認患者為勃起功能障礙,醫師評估後建議進行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勃起功能障礙源於年紀、心理壓力童綜合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